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肾性糖尿

肾性糖尿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生殖医学中心肾病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肾性糖尿(renal glucosuria)是指在血糖浓度正常或低于正常肾糖阈的情况下,由于近端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功能减低所引起的糖尿的疾病。临床上分为原发性肾性糖尿和继发性肾性糖尿。

病因

  1.原发性肾性糖尿

  亦称家族性肾性糖尿,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有的呈显性遗传。本病根据糖滴定曲线可分为两型:

  (1)A型 肾糖阈及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率(TMG)均减低,在血糖不高时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亦低于正常故为真性糖尿。可为肾小管单独对葡萄糖转运有障碍,但常合并其他肾小管转输功能缺陷,如Fanconi综合征Lowe综合征等。

  (2)B型 肾糖阈降低而TMG仍正常,故为假性肾性糖尿,是由于个别肾单位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低,血糖未达肾小管葡萄糖最大吸收率,就出现糖尿即肾糖阈减低,临床较常见。

  (3)0型 表现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重吸收葡萄糖。其遗传的机制不清。

  2.继发性肾性糖尿

  较少见,可继发于慢性肾脏疾病,如慢性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或其他肾毒物质,如铅、镉、汞、草酸、氰化物及其他遗传性疾病、Fanconi综合征、Lowe综合征、胱氨酸储积症等。

症状

  常见症状:低血糖症、多尿、多饮、腹泻、脓尿、肾损害、肾性糖尿、脱水

  1.原发性肾性葡萄糖尿

  遗传因素引起的近端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障碍临床上有两种疾病:小肠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良性家族性肾性糖尿。小肠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综合征是空肠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半乳糖及葡萄糖转运的先天性缺陷,主要表现为肠道吸收障碍初生儿水样腹泻,脱水与营养不良,大便中可检出大量半乳糖,肾脏病变较轻者改喂果糖可以治愈,且仅见于同型合子。

  原发性肾性葡萄糖尿者除有家族史外,通常缺乏糖尿病患者常见的烦渴、多尿、脓尿等症状,大多通过常规尿液分析发现初生发病,一般无症状,也不影响发育预后良好可能是由于代偿性食欲亢进,补充了尿糖丢失。少数儿童病例亦因尿糖过多而发生低血糖症状,但一般不转变为代谢性糖尿病。少数病例可有多饮、多尿、多食等。经常持续糖尿尿糖量一般<30g/24h,而空腹血糖正常,葡萄糖耐量试验也正常,尿糖丢失严重者可出现酮血症,尿酮阳性,易误诊为糖尿病,但需指出肾性糖尿可以是糖尿病的前奏,在肾性糖尿基础上发展成糖尿病。

  2.继发性肾性葡萄糖尿

  较原发性肾性糖尿,常见可继发于慢性间质性肾炎,多发性骨髓瘤等器质性肾损害。大多数破伤风患者,有一过性肾性糖尿妊娠妇女,会发生肾性糖尿。妊娠晚期及分娩期,妇女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乳糖尿,这属于生理现象与肾性葡萄糖尿有质的区别。某些继发性肾性糖尿常伴有其他肾小管功能障碍,并有原发病的典型临床表现。

检查

  检查项目:尿磷、尿酸、血糖

  1.尿流检查 用蔗糖氧化酶实验进行尿检葡萄糖可显著增高。饮食含热卡103J/kg(30cal/kg)或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50%的情况下,24h尿中葡萄糖定量>500mg,更有甚者可达100g/24h,多数在5~30g/24h。尿磷、氨基酸、尿酸、碳酸氢盐和其他尿酸化试验均正常。

  2.大便可检测出大量半乳糖。

  3.糖耐量试验正常或略有波动。

  4.空腹血糖正常,肾小球滤过率菊酸清除率为148~158ml/(min·1.73m2)糖清除率与肾小球滤过率几乎相等。静脉给予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至261~342mg/dl(14.48~18.98mmol/L)后,血糖清除率不变。

  5.常规作B超和X线检查。

鉴别

  1.糖尿病

  此类患者常空腹血糖升高,葡萄糖耐量降低,但有少数情况是肾性葡萄糖尿和糖尿病同时存在。

  2.其他原因糖尿

  (1)戊糖尿尿Bial反应(盐酸二羧基甲苯)呈阳性,可确定为戊糖尿。

  (2)果糖尿尿Selivanoff反应(间苯二酚)呈阳性,可确定为果糖尿。

  (3)乳糖尿、半乳糖尿甘露庚糖尿可通过尿纸上层析法确定。

  3.其他继发性疾病

  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多发性骨髓炎、Fanconi综合征、Lowe综合征及妊娠均可有糖尿,但原发病明确不难鉴别。

并发症

  可并发脱水、营养不良、低血糖等。

预防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目前无有效预防措施,如属小肠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综合征者,改喂果糖可以有效预防本症,继发性肾性糖尿主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肾毒物质损害以保护肾小球的正常功能。

治疗

  目前认为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某些可能发生低血糖和酮症的病人应予补糖治疗。为了预防低血糖,可给患者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避免长时间饥饿,妊娠期注意加强营养,多餐饮食。继发性肾性糖尿,主要是治疗其基础疾病。

饮食

  肾性糖尿食疗

  1,黄芪粥。生黄芪30~60克、粳米60克、陈皮末10克。先将黄芪煎汤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成粥,粥成后加入陈皮末即可。本方能改善肾脏功能,消除蛋白尿,增强体质。

  2.芡实白果粥。芡实30克、白果10个、糯米30克。将白果去壳,与芡实、糯米共入锅中加水煮成粥。本方可疗肾病属脾虚湿盛,小便淋浊,尿中大量蛋白排出者,可长期食用。

  3.黑豆炖猪肉。黑豆50克、瘦肉100克。先将猪肉置于水中煮开,再下黑豆共炖,熟后加适量调味品,食肉饮汤。本方有补肾、利尿、健脾等作用。

  4.鲫鱼灯心粥。鲫鱼1条(去鳞及内脏)、灯心草6克、大米50克。上料同煮成粥。去灯心草,食粥吃鱼。具有利水和补充蛋白的作用。

  5枸杞子粥。枸杞子30克、粳米50克。二物同煮成粥,早晚食用。具有补肾健脾、消除蛋白尿的作用。

  肾性糖尿患者吃什么好?

  主食淀粉类有米、面、玉米面、高粱面、荞麦面、小米等;

  蔬菜类有白菜、油菜、豌豆苗、荠菜、萝卜、南瓜、丝瓜、冬瓜、黄瓜、西葫芦等;

  水果类有西瓜、杨梅、猕猴桃、草莓等;

  鱼肉类有精瘦肉、蛋类(用蛋白)、甲鱼、鳝鱼、鲫鱼、鳊鱼等,可适量搭配服用;

  脂肪宜选植物油为主,如菜籽油、麻油、玉米油、棉籽油等。

  肾性糖尿患者最好不要吃什么?

  1.限制脂肪。因为脂肪可使动脉硬化加剧,肾病本身就是肾脏动脉硬化的表现。植物油日摄入量也应控制在60克以下。

  2.控制植物蛋白摄入量。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常以植物蛋白作为补充营养。植物蛋白中常含大量嘌呤碱,过量食用会加重肾脏负担。所以,像黄豆、绿豆、豆浆等也应限制食用,代之以鱼、虾、海参及瘦肉等为好。

  3.少吃盐,忌食蛋。肾病如出现水肿和高血压时,应限制食盐量,一般日摄盐量以2~4克为宜;鸡蛋的蛋白质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尿酸,在肾功受损时,会使代谢产物积蓄体内而加重肾脏负担,出现肾功能不全时应忌食。

  4.限制高嘌呤的食物。大量的嘌呤在机体中的代谢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各种肉汤、猪头肉、沙丁鱼及动物内脏等都含有大量的嘌呤,应该严格控制摄入量。瘦肉也含有嘌呤,可先将肉煮一下,弃汤食用。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