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迁延性肾炎,病程迁延但全身症状轻微。在肾小球疾病中除较常见的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孤立性血尿、孤立性蛋白尿外,尚有一些较慢性的肾小球肾炎,病情轻重不等,其中包括迁延性肾炎和慢性肾炎。迁延性肾炎的概念并不统一,我国儿科肾脏疾病协作组将病程迁延1年以上的急性肾炎,如不伴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或贫血者,统称之为迁延性肾炎。
小儿迁延性肾小球肾炎病因复杂,多为细菌、病毒等反复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肾炎。
常见症状:蛋白尿、血尿、水肿
常表现为不伴明显临床症状的持续性蛋白尿伴镜下血尿。多主诉晨起眼睑轻微水肿,每遇劳累、感染等情况症状暂时性有所加重。部分患者无症状,仅在尿筛查时发现镜下血尿、蛋白尿。偶有水肿,无高血压,肾功能正常。有些病例病史中,有较明确的急性肾炎病史,但尿异常持续逾1年;此外尚有起病隐匿者,有时系偶然发现的尿异常,病程常不易估算,但经随访观察迁延半年以上。迁延性肾炎的病理改变一般呈非特异的局灶性肾炎或单纯系膜增生肾炎;极少数为较严重的病理类型,如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
1981年我国儿科肾脏疾病科研协作组规定:①有明确急性肾炎病史,镜检血尿和(或)蛋白尿迁延1年以上,不伴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②无明确急性肾炎病史的持续性血尿和蛋白尿,临床观察半年以上,不伴有肾功能不全或高血压。以上可诊为本症。因此应注意以下诊断方法:
1.对急性肾炎病程迁延者
应定期随诊,并监测肾功能。必要时需进行肾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为指导治疗明确肾脏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对部分病例应做肾活检确诊。
2.对普查中发现尿异常的患者
需进行肾功能检查做出诊断评价,必要时亦须肾活检确诊。
检查项目:尿常规、心电图、B型超声波检查
尿常规见红细胞(+~++),蛋白(+~++),并可见少许颗粒管型。肾功能一般正常,补体和尿纤维蛋白原正常。 B超、心电图、X线检查一般无特殊发现。应定期随诊,并监测肾功能。必要时需进行肾脏超声,静脉肾盂造影等检查。为指导治疗明确肾脏病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对部分病例应做肾活检确诊。
1.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 病初多有链球菌感染病史,抗“O”高、少尿持续时间短(2周左右)。极期补体C3多下降,但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早期虽可有氮质血症,但多可较快恢复。急进性肾炎时少尿持续时间长,C3多不降低,肾功能持续减退并进行性恶化,肾活体组织检查以新月体形成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内皮和系膜细胞的增殖及多形核白细胞的渗出。
2.溶血尿毒综合征 多见于婴幼儿,主要表现为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不全、血尿(或血红蛋白尿)需与本症鉴别。但贫血多较严重、网织红细胞升高,周围血红细胞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破碎红细胞、盔状红细胞等异形细胞,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明显,对鉴别有帮助。
3.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性紫癜、坏死性血管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等均可引起急进性肾炎,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或被忽略或被掩盖,易致误诊。鉴别主要在于提高对原发病的认识,注意全身各系统症状,针对可能的原发病进行必要检查以明确诊断。
少数可发展为慢性肾炎。
重点是避免劳累,预防感染。对预防注射也应避免。如存在反复发作的感染病灶(如龋齿、慢性扁桃腺炎等)应予以清除,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有人认为中药治疗有助于改善镜下血尿及蛋白尿,可试用雷公藤、双嘧达莫(潘生丁)、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同时定期随访,免发展成慢性肾炎。
1.限制蛋白质: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3天~6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会产生一过性的氮质血症,因此应限制蛋白质饮食,在限制的范围内应设法选食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鱼等。当病情好转,尿量增多时,每天尿量>1000毫升,可开始逐渐增加蛋白质量,但每日不得超过0.8克/公斤体重,低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应在30克~40克,每公斤体重0.5克以下。待病情稳定2个月~3个月后,才可逐步恢复正常量。
2.低盐低钠饮食:有浮肿和高血压的病人应采用低盐,无盐或低钠膳食。低盐膳食一般每日用食盐小于3克或酱油10毫升~15毫升,凡含盐多的食品均应避免食用,如咸菜、泡菜、咸蛋、松花蛋,腌肉、海味、咸面色、挂面等均应避免。无盐饮食是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除上述含盐较多的食品应避免食用外,可用糖、醋、芝麻酱、蕃茄酱来调味。低钠膳食是除烹调时不加食盐和酱油以下,凡含钠高的食品及蔬菜也应限制,如用发酵粉或碱制作的馒头、糕点、饼干、挂面等,蔬菜中凡含钠100毫克/100克以上者均应填用,全日膳食中含钠最好不超过500毫克。
3.限制高钾食物:当出现少尿、无尿或血钾升高时,应限制含钾丰富的蔬菜及水果、如黄豆芽、韭菜、青蒜、芹菜、菜花、香椿、菠菜、冬笋、春笋、百合、干红枣、鲜蘑菇、紫菜、榨菜、川冬菜、玉兰片、冬菇、杏、藕、高粱、玉米、扁豆、蕃茄、丝瓜、苦瓜等。
4.限制入液量:应根据每天的尿量多少来控制入液量。一般的补充方法是除补充前一日排出尿量以外,再多摄入液体500毫升~1000毫升。如果尿量少或伴有浮肿者,每日摄入的液体量应不超过1000毫升。
5.供给适量热能和脂肪: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人应卧床休息,但热能不要过高,脂肪的含量不宜多,成人每日约105千焦耳~126千焦耳(25千卡~30 千卡)/公斤体重。能量的主要来源为淀粉和脂肪约占总能量的90%以上。应多食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丰富的油脂类,也就是说以植物油为主。
6.供给充足的维生素:由于限制含钾较多的食物,摄入的蔬菜和水果就要减少,维生素的摄入明显减少,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症,应补充各种维生素制剂,尤其维生素C对抗过敏反应有利,每日不应少于300毫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