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神经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指的是由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脑膜炎。由于此类感染主要波及蛛网膜下腔,所以脑、脊髓、脑神经以及脊神经均可受累,而且还常常伴有脑室壁及脉络丛的炎症。

病因

  化脓性脑膜炎可由任何化脓性细菌引起。最常见的致病菌为脑膜炎双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和肺炎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及绿脓杆菌等。其他较为少见。新生儿脑膜炎以大肠杆菌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开放性颅脑损伤所引起的多数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感染途径:

  1.由邻近的化脓性病灶所引起的,包括鼻旁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扁桃体炎、颈部的化脓性病灶、颅骨骨髓炎、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脓肿以及脑脓肿等。

  2.由颅脑损伤所引起的,包括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颅底骨折等。

  3.由远离的化脓性病灶经血行感染所引起的,包括细菌性心内膜炎、肺部的化脓性感染,菌血症以及其他远处的化脓性病灶。

  4.某些先天性的病变,如脑膨出或脊膜、脊髓膨出破溃时,感染也可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皮样囊肿如果与外界相沟通时,也可引起直接 感染。

  5.由于神经外科手术后感染所引起,包括颅脑和脊髓的手术。

症状

  常见症状:脑膜刺激征、头痛、瞳孔异常、听力减退、呼吸不规则、吞咽困难、畏寒、感染性发热、周身不适、咳嗽、流鼻涕、咽痛

  本病通常为爆发性或急性起病,少数为隐袭性发病。初期常有全身感染症状,如畏冷、发热、全身不适等,并有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头痛比较突出,伴呕吐、颈项强直、全身肌肉酸痛等。精神症状也较常见,常表现为烦躁不安、谵妄、意识蒙?、昏睡甚至昏迷。有时可出现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在儿童尤为常见。检查均可发现明显的脑膜刺激症,包括颈项强直、克尼征及布鲁津斯基阳性。视盘可正常或充血、水肿。由于脑实质受累的部位与程度不同,可出现失语、偏瘫、单瘫,及一侧或双侧病理征阳性等神经系统的局灶性体征。由于脑基底部的炎症常累及脑神经,故可引起上睑下垂、瞳孔散大固定、眼外肌麻痹、斜视、复视、周围性面瘫、耳聋及吞咽困难等。颅内压增高也较常见,有时可致脑疝形成。

  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除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外,实验室检查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互结合,一般可以做出诊断。

检查

  检查项目:脑膜刺激征、白细胞计数(WBC)、脑脊液检查-化学检查-蛋白质检查、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脑脊液乳酸脱氢酶、颈项强直、周围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检验、脑脊液脑膜炎球菌抗原、脑脊液结核性脑膜炎抗体、脑脊液免疫球蛋白

  1.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2)脑脊液 脑脊液浑浊,细胞数可达10×106/l以上,多形核白细胞占优势,蛋白质升高,糖及氯化物明显降低。抗菌治疗前,脑脊液涂片染色镜检,约半数病人的白细胞内可见致病细菌。

  (3)细菌培养 在抗菌药物治疗前取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可资确诊和帮助选择抗菌药。但需时较长,不能及时得到结果。

  (4)快速病原菌检测 ①免疫荧光试验。以经荧光素标记的已知抗体检测脑脊液,可快速检出致病菌,其特异性及敏感性均较佳。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可用已知抗体检出待定抗原(致病菌),特异性及敏感性均好。③对流免疫电泳。用已知抗体检测脑脊液中致病菌的某些可溶性抗原。

  2.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摄片检查 ①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胸片特别重要,可发现肺炎病灶或脓肿。②颅脑和鼻窦平片可发现颅骨骨髓炎、鼻旁窦炎、乳突炎,但以上病变CT检查更清楚。

  (2)CT、MRI检查 病变早期CT或颅脑MRI检查可正常,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时可见脑室扩大、脑沟变窄、脑肿胀脑移位等异常表现。并可发现室管膜炎、硬膜下积液及局限性脑脓肿。增强MRI扫描对诊断脑膜炎比增强CT扫描敏感,增强MRI扫描时能显示脑膜渗出和皮质反应。采取合适的技术条件,能显示静脉闭塞和相应部位的梗死。

鉴别

  1.非化脓性脑膜炎 因为不论是结核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其他病原体所引起的非化脓性脑膜炎也会出现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症,所以应进行鉴别。非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细胞反应多为淋巴细胞,而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中细胞增多以多形核白细胞为主,加上糖含量降低和乳酸脱氢酶增高可排除非化脓性脑膜炎。

  2.机械、化学、中毒性脑膜损害以及癌性脑膜病 这些情况也会出现与化脓性脑膜炎类似的临床表现,但通常根据详细的病史、原发病的确定,对疾病转归的观察以及试验性治疗等可使诊断得以澄清。

  3.出血性脑血管病 出血性脑血管病,特别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往往突然发病,也可有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症等,但腰椎穿刺脑脊液呈血性可证实诊断。

并发症

  化脓性脑膜炎的常见并发症包括硬脑膜下积液、积脓、脑脓肿、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颅内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以及细菌性心内膜炎、肺炎、化脓性关节炎、肾炎、眼睫状体炎甚至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颅外病变。后遗症包括癫痫、脑积水、失语、肢体瘫痪以及脑神经麻痹。

预防

  积极治疗邻近部位化脓性病灶,开放性颅脑损伤和颅底骨折行神经外科手术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及合理的抗炎治疗,有助于预防化脓性脑膜炎。

  1、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治疗。

  2、做好卫宣教,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3、密切接触者服用磺胺药物,每次1g次/天,连服3天。

  4、预防注射可用A群多糖菌苗。

治疗

  治疗首先应在维持血压、纠正休克基础上,根据年龄、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易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的有效抗生素,然后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在儿童与成人,三代头孢是治疗3种常见的化脓性脑膜炎的首选药物。其中头孢曲松(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和头孢呋辛(头孢呋肟)效果较好。对怀疑有利斯特菌脑膜炎的患者,加用氨苄青霉素,对青霉素严重过敏和先前已用过头孢菌素者,选择氯霉素较为合适。

  2.对于新生儿,其致病菌可能为无乳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和单核细胞增多性利斯特菌,首选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加头孢曲松(头孢三嗪)或头孢噻肟,也可选用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但要警惕听力或前庭功能受到损害。

  3.对于那些免疫功能受损、神经外科手术后脑室引流或严重颅脑外伤引发的脑膜炎病例,由于葡萄球菌或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铜绿假单胞菌,致病的可能性很大,应使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定)和万古霉素。

  4.上述药物一般均采用静脉给药途径,以期有较高的血药浓度和脑脊液药物浓度。使用抗生素药物的时间一般为10~14天。无并发症者早期给予适当治疗,可在1至数天内清除脑脊液中的病原菌,有并发症者相应延长。

  5.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对于儿童患者应加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连用3~5天,可以减少儿童的听力受损及其他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

  6.对于暴发性感染的成人患者,如伴有颅内高压、严重菌血症及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也应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连用3~5天。

  7.对于发病初期,有颅内压增高伴严重脑肿胀者,应用20%甘露醇静脉快速滴注及速尿静脉推注。

  8.出现痫性发作者应给予抗惊厥药物。

  9.儿童应注意避免低钠血症和水中毒此乃导致脑水肿的诱因。

饮食

  一、饮食原则

  化脓性脑膜炎吃哪些对身体好

  1.红豆、芸豆:低脂,高纤维,高维生素,营养丰富。

  2.加蘑菇丁、胡萝卜丁、葡萄干制成的小米粥:每天早上喝一碗。可提高免疫力。

  3.苹果、猕猴桃、香蕉、酸奶:每天午饭前一小时食用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

  4.花生米:每天生吃200粒紫色、小粒花生米可以提供优质维生素E,还可补血。

  化脓性脑膜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糖:避免吃精制糖,含大量淀粉,能量堆积,使大脑氧化快。

  2.罐装沙丁鱼、咸鱼等加工食品:含防腐剂,高盐,增加体液渗透压,增加脑负担。

  二、食疗方

  1、莲花粳米粥

  [ 用料 ] 莲花 10 克,粳米 100 克,蜂蜜适量。

  [ 制作 ] 莲花阴干,研末备用。先将粳米煮作粥,将熟时放入花末,蜂蜜调匀,空腹食用。

  [ 功效 ] 有助于流行性脑膜炎病人康复。

  2、银耳红枣粥

  [ 用料 ] 银耳 30 克,红枣 10 枚。

  [ 制作 ] 炖服,每日 1 次。

  [ 功效 ] 有助于流脑的治愈。

  3、核桃红枣汤

  [ 用料 ] 核桃仁 100 克,红枣 12 枚,冰糖适量。

  [ 制作 ] 把两者加冰糖炖服,每日 1 剂,直至痊愈。

  [ 功效 ] 补脑益智,有助于疾病的恢复。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