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低压综合征又称为脑脊液低压性头痛,是颅内压低于正常范围(小于70mmH20)的一种颅内压紊乱。由于一般无严重后果,往往重视不够,但临床上并不少见。正常颅内压的范围,由腰椎穿刺测定应在7.84~11.8kPa(80~120mmH2O)。
若脑脊液分泌减少,或脑脊液外漏,则引起颅内低压综合征。常见病因有脉络丛损伤、腰椎穿刺后、外伤或脑膜炎等。颅内低压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症状性两种,症状性又包括多种类型,各型病因不尽相同。主要是由于颅腔内容物的容积减少引起:①脑脊液容量的减少,最为常见。②脑血容量的减少。③脑组织的体积减少。④原发性颅内低压综合征。
常见症状:头痛、眩晕、恶心与呕吐、耳鸣、晕厥、剧烈头痛、头昏、畏光、厌食、失眠、意识障碍
1.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2.主要表现为直立性头痛,多位于额、枕部,有时波及全头或向项、肩、背及下肢放射。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剧烈,平卧位则很快消失或减轻,患者被迫卧床不起。
3.常合并恶心、呕吐、头昏或眩晕、畏光、耳鸣、厌食、疲倦、失眠、情绪不稳、短暂的晕厥和精神迟钝等。
4.少数患者可有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及发热;文献报道过有失语、偏瘫及一过性遗忘等。
检查项目:颅脑MRI检查、颅脑CT检查、前庭功能检查、脑脊液常规检验(CSF)、血常规、血液电解质检查、血糖
1.体格检查
可有轻度颈部抵抗,直立时心率减慢,神经系统常无阳性定位体征。
2.腰穿检查
显示脑脊液压力低于70mmH2O,CSF常规化验检查多正常。
3.CT或MRI检查
显示脑萎缩。以钆喷酸二甲葡胺(Gd-DTPA)增强扫描MRI可显示全脑硬脑膜弥漫性强化,脑垂直移位。
常合并脑功能失调及精神迟钝等表现,如恶心呕吐,头昏畏光,晕厥耳鸣,厌食,疲倦,失眠,情绪不稳等,少数患者可有发热,意识障碍,精神异常,失语,偏瘫及一过性遗忘等。
1.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2.根据病因不同,注意防止继发性颅内感染。
应嘱患者卧床休息,头低足高位,床脚抬高20°~30°。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3000~4000ml。可适量加盐,最好是生理盐水。可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等渗液体,每天1000~1500ml,3~5天为1疗程。
Shenkin在1952年提出用5%的CO2气体吸入的刺激疗法治疗因CO2的分压降低或其他原因引起脑供血不足的病例。可试用麻黄碱(麻黄素)、咖啡因、罂粟碱、地塞米松及新斯的明等药物辅助治疗,刺激脑脊液的产生。对慢性脉络丛炎患者可用透明质酸酶150~1500U,1~2次/d,肌注,促进炎症消散。
因腰穿是引起颅内低压综合征的常见原因。因此,腰穿操作时应力求规范,选用细针,穿刺过程中应保持患者的体位,避免移动,穿刺后保持去枕平卧6h以上。腰穿后颅内低压综合征经上述治疗48h仍无效时,可考虑用硬膜外自体血修补术(用自体血约15ml,以1ml/3s的注射速度注射到硬膜外腔),或硬膜外腔生理盐水以20ml/h速度持续滴注48h,但应避免继发感染。若上述方法无效,应行外科手术修补瘘口。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多吃提高免疫力的食物:术后患者体质较差、免疫较低,所以,应多食用可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山药、乌龟、香菇、猕猴桃、无花果、苹果、沙丁鱼、蜂蜜、牛奶、猪肝等,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