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中毒性肾病(heavy metal nephropathy)是由于长期接触金属后引起的急、慢性肾损伤。重金属中毒性肾病与重金属的职业接触和环境接触密切相关。因大多数重金属均有肾毒性。
由于长期职业接触、环境污染、误服和重金属制剂的应用等,使重金属经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吸收入体内,引起肾损伤。重金属蛋白结合物经肾小球滤过后由近端小管重吸收,蛋白在此被分解,重金属释放出来而发生毒性效应。在其他与小管重金属损伤有关的因素中,最重要的可能是重金属与肾脏的亲和性、半衰期以及重金属本身的毒性。
常见症状: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头痛、发烧、腹痛、贫血、黄疸、高尿酸血症、高钾血症、肾间质纤维化、钙化、小管萎缩病变、心力衰竭
重金属所致中毒性肾病临床表现复杂,既有全身症状也有典型的肾脏损害表现。
1.肾脏表现
(1)肾前性肾功能不全 常发生在肾小管坏死之前,由于重金属直接或间接作用,引起外周循环衰竭、肾血管痉挛而导致肾功能不全。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清肌酐及尿素氮升高,但肾小管功能一般正常。
(2)急性肾小管坏死(ATN) 由于重金属直接毒性、血红蛋白管型堵塞小管腔、肾缺血等因素可致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临床表现为急性肾衰竭及明显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如尿渗透压降低、尿钠升高、尿比重降低等。
(3)慢性肾小管功能不全 此为低剂量重金属所致慢性肾毒性的常见表现,主要为近曲小管功能障碍,临床上出现低分子蛋白尿、肾性糖尿、氨基酸尿、磷酸盐尿等范科尼综合征的表现。
(4)慢性间质性肾炎 主要见于急性中毒性损伤后遗症或慢性肾小管损伤晚期,临床表现较隐匿,临床有多尿、夜尿增加、烦渴等症状,往往在出现慢性肾衰竭时才被发现。
(5)肾病综合征 由重金属对肾小球造成的免疫损伤所致。以汞、镉、金等引起者多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伴或不伴水肿及高脂血症,肾功能多正常。
2.肾外表现
肾外表现因重金属种类的不同而异,常见的有头痛、发热、口腔炎、胃肠炎、腹痛、肺炎、肺水肿、皮疹、肌肉麻痹、中毒性脑病、贫血、黄疸、肝脏损害等。
如慢性铅中毒,其临床主要特点是一种潜在性、进行性疾病,早期难于通过一般的肾功能检查发现。铅肾病时肾血流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50%的病例有痛风发作。部分病例有微量蛋白尿、高钾血症及肾小管酸中毒。随着小管变性、间质纤维化和钙化,缓慢发展到慢性肾衰竭。目前认为潜在的或有临床症状的铅中毒均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在急性铅中毒的儿童和实验动物中,近端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经典的范科尼综合征。非特异性血管损害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慢性肾衰竭发生于长期的铅接触之后,可无其他铅中毒症状急性发作的病史。饮食、紧张等因素可引起骨铅沉积的缓慢释放,促进肾损害的进展。在慢性铅中毒患者中常见动脉高血压。长期接触铅的工人,慢性肾衰竭以及其他与动脉高血压相关的疾病(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等)引起的死亡明显增加。
检查项目:尿常规、内生肌酐清除率、红细胞沉率、大生化检查、职业病检查项目、尿液分析、肾功能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活检
1.尿液检查 以蛋白尿,即低分子蛋白尿为主,可有血尿、血红蛋白尿及管型尿,尿酶升高如NAG,尿微量蛋白如RBP、α1-MG、β2-MG升高,尿钙、尿磷升高,尿糖阳性,氨基酸尿,尿液呈碱性。
2.肾功能检查 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尿素氮、肌酐、尿酸升高,核素肾图常呈抛物线型肾图,GFR下降。
3.生化检查 可有低血钾、酸中毒、高尿钙、高尿磷,血SGPT升高,黄疸指数升高等。
4.各种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有条件者作尿铝、尿镉、尿金等测定,以资明确重金属中毒的种类和含量。
5.影像检查 X线或B超检查可发现肾钙化、肾结石。
6.肾活检
(1)由直接毒性作用和肾缺血性肾小管损伤,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时,光镜显示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腔扩张,小管周围的间质充血、水肿、炎细胞浸润。
(2)慢性间质性肾炎时,可见肾间质大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间质纤维化,肾小管扩张或萎缩;严重者整个肾脏弥漫纤维化;肾血管及肾小球皆受累。
(3)出现肾病综合征时,光镜可见膜性或增生性肾小球改变,电镜下基底膜增厚或系膜表面有电子致密物沉积,免疫荧光提示IgG、IgM、C3颗粒状在系膜或毛细血管壁沉积。
1.特发性范科尼综合征(Fanconi syndrome) 无重金属接触史,主要由于先天性肾近曲小管的多种重吸收功能缺陷所致,引起肾小球滤出液中葡萄糖、氨基酸、钙、磷以及碳酸氢钠等回吸收均发生障碍。
2.特发性尿钙增高症 肾小管重吸收钙能力降低,以致尿钙排出增加,易引起尿路结石及骨质疏松,为原发性肾小管缺陷。由于肠道钙吸收亢进,肾小管重吸收负荷过重所致。
3.药物性间质性肾炎 有滥用止痛药及肾毒性抗生素(庆大霉素、两性霉素B、环孢素A等)史,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等,重者可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重金属所致中毒性肾病临床表现复杂,除有典型的肾脏损害表现外,主要并发全身疾病如中毒性脑病、贫血、黄疸、肝脏损害等。铅肾病常并发痛风,约占发病率的50%。
重金属中毒的关键在于预防,避免接触各类易引发急性中毒性肝肾功能损害的重金属,可有效预防本病发生;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急性中毒者应立即洗胃,应用解毒剂及紧急透析治疗,努力防止全身及肾功能损害加重而导致急性死亡。
1.治疗原则和方法
重金属中毒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急性中毒者应立即洗胃,应用解毒剂及紧急透析治疗。
(1)立即离开中毒现场 针对不同重金属给予一般处理,如紧急洗胃、更换污染衣物、全身淋浴、口服碱性药物,应用泼尼松龙(氢化强的松)静脉滴注等。
(2)解毒药物应用 根据重金属的种类应用依地酸钙钠(EDTACa-Na2,依地酸二钠钙)、二巯丙磺钠(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丁二钠(二巯基丁二酸钠)等静脉滴注,有助于迅速排毒。
(3)透析治疗 危急病例如急性肾衰竭、少尿或无尿、高血钾等危及生命时,需立即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治疗,可以迅速清除毒物。
(4)对症处理 针对重金属中毒的临床表现,积极进行对症处理,如碱化尿液,纠正贫血,保肝,防止消化道出血以及全身支持疗法等。
2.常见重金属的肾毒性及处理
(1)汞 汞中毒的防治关键在于预防,中毒一旦确诊,应立即脱离接触,用二巯丙磺钠(二巯基丙磺酸钠)、二巯丁二钠(二巯基丁二酸钠)行驱汞治疗。急性汞中毒出现急性肾衰时应给予透析治疗,或配合小剂量药物促排。
(2)铅 铅中毒的治疗,首先是脱离环境停止接触,一般应用Na2-Ca-EDTA(依地酸二钠钙)静脉滴注,用二巯丁二钠(NaDMS)注射或二巯丁二钠(DMSA)口服治疗,对于慢性肾衰者治疗同一般保守疗法;临床上常用促进铅排泄的螯合剂,如依地酸(EDTA)、枸橼酸钠(柠檬酸钠)和二巯丙醇(BAL)。控制高血压。对尿酸血症和痛风可行对症处理。与单纯依地酸(EDTA)治疗比较,ED-TA滴注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对急性铅中毒的铅清除效果非常迅速,但对迅速逆转慢性肾损害效果不肯定。
(3)镉 镉中毒的治疗较为棘手,镉致慢性肾损伤多不可逆,即使停止接触,病变仍可进展。巯基络合剂对镉虽有很强的亲和力,但形成的复合物不稳定,被肾小管重吸收后在肾聚集反起到强化其毒性作用,故被列为镉中毒禁用药。氨羧络合剂的治疗作用不大。近年来,研究发现二巯代氨基酸盐类可有效驱排肾镉,可能会成为治疗镉中毒的主要药物。
(4)砷 砷中毒的治疗除应用二巯丁二钠(二巯基丁二酸钠)或二巯丙磺钠(二巯基丙磺酸钠)排砷外,应早期进行透析及换血疗法,以有利于病情改善,并用碱性药物以减轻血红蛋白堵塞肾小管。
(5)铬 急性铬中毒主要是对症治疗和保护肝肾功能,早期透析治疗有助减轻铬中毒。硫代硫酸钠、二巯丙磺钠(DMPS)有一定驱排铬作用。
重金属中毒性肾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在患者的恢复期要注意吃些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汤、鸡蛋羹等。以后再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开始 也要注意饮食要清淡,少吃油腻的食物,鸡蛋、牛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可以适当食用,多喝水,少喝酒,适当作运动,可以做配合理疗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