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分水岭区脑梗死
分水岭区脑梗死

分水岭区脑梗死

就诊科室:
急诊科神经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分水岭区脑梗死或称为脑分水岭梗死(WI),是指发生在脑的两条主要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的脑梗死,多发生于脑的较大动脉供血交界区。因主要位于大的皮质动脉供血区之间、基底核区小动脉供血区之间的边缘带脑组织,故也称之为边缘带脑梗死。

病因

  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目前不甚明了,以下因素可能与脑分水岭梗死有关,如发作性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血管微栓塞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血小板功能异常等,尤其是发作性低血压颈动脉狭窄或闭塞和血管微栓塞更为重要,可能是主要致病因素。

症状

  常见症状:意识障碍、运动性失语、偏盲、感觉障碍、基底节出血、恶心与呕吐、脑功能不全、昏迷、对光反应消失、瘫痪、中枢性发热、谵妄

  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临床症状和体征较为复杂,发病时血压偏低者多见。一般表现可有:意识障碍、言语障碍、运动性失语、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偏盲、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抽搐、智能障碍、精神障碍、性格改变和锥体束征阳性等。一般根据供血区域不同,可分为4型,即前分水岭脑梗死,后分水岭脑梗死,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和基底核分水岭脑梗死。

  1.前分水岭脑梗死

  皮质前型,是指梗死带位于大脑前动脉、中动脉之间的表浅区域,主要表现为肢体瘫痪,舌面瘫少见,半数患者伴有感觉异常。病变在优势半球者伴皮质运动性失语和智能障碍为主,非优势半球病变常有情感障碍。

  2.后分水岭脑梗死

  皮质后型是指梗死带位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表浅层,常表现为偏盲,伴黄斑回避现象。此外,常见皮质性感觉障碍,偏瘫较轻或无优势半球受累,表现为皮质型感觉性失语,偶见失用症,近半数患者可有情绪淡漠,也可有经皮质感觉性失语-情感淡漠-单纯失语。非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对侧空间忽视和病感缺失。

  3.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

  即皮质下上型,是指梗死位于大脑中动脉深浅支之间,多影响侧脑室旁及基底核区的白质,基底核区的纤维走行较集中,此处梗死常出现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常致言语障碍。

  4.基底核分水岭脑梗死

  即幕下的脑分水岭区梗死,是基底核区各组动脉血管之间的缺血梗死,以小脑分水岭梗死多见,临床上常有单纯偏身运动及感觉障碍,亦可见单纯中枢性面瘫,各型之间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时并无明显特征性,诊断需依靠脑CT扫描或脑MRI检查。

检查

  检查项目:颅脑MRI检查、颅脑CT检查、心电图、脑血管造影、心脏血管超声检查、眼底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动态血压监测(ABPM)、血压、血脂检查

  血流变学检查:可以有高血脂,血细胞比容增高,血糖增高等异常。

  1.脑CT扫描 脑CT扫描是脑分水岭梗死的主要依据之一,是表现为位于大脑主要动脉的边缘交界区,呈楔形,宽边向外,尖角向内的低密度灶,其CT征象与一般脑梗死相同。

  (1)前分水岭脑梗死:梗死发生于大脑前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支的边缘带,相当于额中回,呈楔状,尖端朝向侧脑室,底朝向皮质面、前后中央回上部,呈带状前后走行。临床表现为偏瘫(以下肢为著),偏侧痛觉减退,经皮质运动性失语及智能障碍等。

  (2)后分水岭脑梗死:梗死发生于大脑后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皮质支的边缘带,常位于颞顶枕交界区,呈楔状,尖朝向脑室。临床表现为偏盲或象限盲,皮质型感觉障碍,轻偏瘫,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等。

  (3)皮质下分水岭脑梗死:梗死发生于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与深穿支的边缘带,主要位于基底核及侧脑室旁,可连成一条线状或间断的梗死灶。临床表现为偏瘫,非皮质型感觉障碍,优势半球病变可有语言障碍等。

  (4)基底核分水岭脑梗死:脑MRI检查优于脑CT扫描。

  2.脑MRI检查 显示病灶较脑CT扫描清晰,可部分代替脑血管造影。尤其对于后颅窝病变,明显优于脑CT扫描,并且MRI可以在轴面、冠面与矢状面显示病灶,易于更准确地判断其位置与形状,如再通过脑分水岭梗死Willis环的三维MR血流成像,在观察脑梗死同时,对那些不典型的不是位于重要分水岭区内的脑分水岭梗死的诊断更有意义。

  3.对于脑的大动脉狭窄、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畸形等,应进行血管方面的检查。如多普勒超声(TCD)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

  4.心脏疾病和血压的检查 所有患者都应注意血压的检查,必要时行24h动态血压观测。心脏检查主要包括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检查等。部分患者有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左室肥厚、房室传导阻滞、心肌梗死、阵发性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

  5.眼底检查 主要是眼底视网膜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即动脉管腔变细,动脉壁的反光增强。反光带增宽,可表现为铜丝样改变,严重时动脉僵硬,呈银丝样改变。动静脉交叉压迹,动脉压迫静脉向网膜深层移位,静脉可被压如笔尖,重者呈现静脉被压迫中断或错位等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

鉴别

  1.脑出血 多在活动时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多数有高血压病史而且血压波动较大,起病急,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较多见,脑CT扫描可见高密度出血灶。

  2.脑肿瘤 缓慢进展型脑梗死,注意与脑肿瘤鉴别,原发脑肿瘤发病缓慢,脑转移肿瘤发病有时与急性脑血管病相似,应及时做脑CT扫描,如果脑肿瘤与脑梗死不能鉴别,最好做脑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3.注意与其他类型脑梗死鉴别。

并发症

  由于患者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所以多合并有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预防

  应加强对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和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注意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适度的体育活动。避免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当气温骤变时,中老年人特别是体弱多病者,多半不适应而患病,尤其是严寒和盛夏时,老年人适应能力差,免疫能力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比平时高。

治疗

  1.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尽量卧床休息,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如起病48~72小时后仍不能自行进食者应给予鼻饲流汁以保障营养供应。加强皮肤、口腔、呼吸道及大小便的护理。

  2.病因治疗

  积极治疗可能引起分水岭区脑梗死的病因,如颈动脉疾病和心脏病、医源性低血压、水与电解质失调、低氧血症、红细胞增多症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3.脑水肿的治疗

  合理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因为部分分水岭区脑梗死患者有高血压病史,近期可能有不合理降压导致血压过低,脑供血相对不足如过度应用脱水降颅压药物容易使血容量减少,有加重病情的可能,所以应根据病情合理应用,一般选用渗透性利尿药20%甘露醇高渗溶液,对脑梗死范围大并伴有病灶周围脑水肿疗效较好,同时甘露醇还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依病情可选用20%甘露醇快速静注,对于老年患者、长期高血压患者、有肾功能损害的或肾功能欠佳的患者,应控制用量。

  4.溶栓治疗

  由于分水岭区脑梗死发生机制中最主要原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心脏疾患等,其中动脉粥样硬化为重要的基础病因,所以一般不进行溶栓治疗,但可根据血液检测指标应用比较缓和的蛇毒类药物治疗,如去纤酶(降纤酶)注射剂,一个疗程5天能降低血黏度,抑制红细胞聚集,增强红细胞的血管通过性及变形能力,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

  5.抗凝治疗

  合理应用可防止脑梗死的进一步形成或加重,常用的有肠溶阿司匹林,其他药物尚有华法林(华法令)、醋硝香豆素(新抗凝片)等。

  6.急性期血压的调控

  由于分水岭区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多与体循环低血压有关,一定要认真对待血压。对于分水岭区脑梗死的血压调控,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主张应遵循慎重适度的原则。在急性期的血压不高或稍低时可考虑给予适当的升压药物或及时补充液体以保证脑的血液供应,防止病情的加重,对于血压稍增高者,大部分患者无须急于进行降血压治疗,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降压应缓慢进行,一般第1个24小时使平均血压降低10%~20%为宜。如急速大幅度的降压必然加重脑缺血损害,可选用小剂量多巴胺或参麦注射液等药物治疗。血压的调控应视个体化进行。

饮食

  一、脑梗死食疗方

  (1)三味粟米粥:取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后入粟米(色白者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精神昏愦者。

  (2)羊脂葱白粥:取葱白、姜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适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连服10日。用于预防偏瘫。

  (3)五汁童便饮:取姜汁、藕汁、梨汁、萝卜汁、白糖水、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匀,用炭火煎煮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服12毫升,温开水送下。适用于本病之筋骨软弱、气血不足者。

  (4) 大枣粳米粥:以黄芪、生姜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浓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00克,红枣4枚加水煨粥。粥成后倒入药汁,调匀即可。每日1次。可益气通脉、温经和血,用治脑梗塞后遗症。

  (5)豆淋酒:取小黑豆适量炒焦,冲入热黄酒50毫升。趁热服。服后温覆取微汗。用治脑梗塞后遗症以及产后脑梗塞、四肢麻木等。

  (6)蚯蚓散:取活蚯蚓60克置新瓦上,文火焙干研末后装入胶囊。日服2次,每服2粒。适用 于脑血栓形成,脑梗塞,偏瘫者。

  (7)羊肚山药汤:取羊肚1具,去筋膜后洗净切片,加水煮烂后下入鲜山药200克,煮至汤汁 浓稠,代粥服。适用于脑梗塞后体质虚弱者。

  (8)乌鸡汤:取乌骨母鸡1只,去毛及肠杂,洗净切块后加入清水、黄酒等量,文火煨炖至骨酥肉烂时即成。食肉饮汤,数日食毕。适用于脑梗塞后言语蹇涩、行走不便者。高血压患者需同服降压药,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9)黑豆汤:取大粒黑豆500克,加水入砂锅中煮至汤汁浓稠即成。每日3次,每服15毫升, 含服、缓咽。适用于言语蹇涩者。

  (10)蓖麻油饮:取蓖麻油500毫升,加入黄酒100毫升,混匀后静置1日。每日1次。用沸水烫温后慢慢饮服,每服15毫升。用治偏瘫。

  (11)四味粳米粥:取天麻9克(以布包好),枸杞15克,红枣7枚,人参3克,加水烧沸后用文火煎煮约20分钟。去天麻、枣核,下入粳米50~100克共煨粥。每日2次。用治脑梗塞后偏瘫伴高血压者。

  (12)蒸羊头:取白羊头1具,入屉蒸熟后取肉切片,和以调料即可取食。空腹分次食用。适用于脑梗塞头晕、手足无力、体瘦弱者。

  (13)大豆独活酒:取独活60克,白酒1000毫升,煎取酒汁500毫升。另将大豆30克爆炒,趁热急投酒中。120分钟后去渣即成。饭前温服20毫升。用治脑梗塞后舌强不语。

  (14)栗子桂圆粥:栗子10个(去壳用肉),桂圆肉15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先将栗子切成碎块,与米同煮成粥,将熟时放桂圆肉,食用时加白糖少许。可做早餐,或不拘时食用。补肾,强筋,通脉。可辅治脑梗塞后遗症。

  (15)枸杞羊肾粥:枸杞子30克,羊肾1个,羊肉50克,粳米50克,葱、五香粉适量。将羊肾、羊肉片与枸杞子并入佐料先煮20分钟,下米熬成粥即可。晨起做早餐食用。益气、补虚、通脉。可辅治脑梗塞后遗症。

  (16)荆芥粟米粥:荆芥穗、薄荷叶各50克,豆豉、粟米各150克。先煮荆芥穗、薄荷叶、豆豉,去渣取汁备用。再将粟米加入药汁内,加适量清水,煮成粥即可。每日1次,空腹食。 益肾祛风。可辅治脑梗塞之言语蹇涩、精神昏愦、口眼歪斜等症。

  (17)地龙桃花饼:干地龙30克,红花、赤芍、桃仁各20克,当归50克,黄芪100克,川芎10克,玉米粉400克,面粉100克,白糖适量。将干地龙以酒浸去腥味,烘干研粉;红花、赤芍、当归、黄芪、川芎水煎2次,取汁备用。再将玉米粉、面粉、地龙粉、白糖混匀,用药汁调,制饼20个;桃仁去皮尖,打碎,略炒,匀放于饼上,入笼蒸熟(或烘箱烤熟)。当主食食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适用于脑梗塞后遗症、气虚血瘀、脉络瘀阻而偏枯不用、肢体痿软无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而涩等症。

  (18)北芪炖南蛇肉:黄芪60克,南蛇肉200克,生姜3片。将蛇肉洗净,与黄芪、生姜共炖汤,加油、盐调味即可。饮汤食肉。益气通络。适用于气虚血瘀、脉络闭阻、口眼歪斜、口角流涎、语言不利、半身不遂、肢体麻木等症。

  (19)天麻焖鸡块:母鸡1只(约重1500克),天麻15克,水发冬菇50克,鸡汤500毫升,调料适量。将天麻洗净,切薄片,放碗内,上屉蒸10分钟取出;鸡去骨,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用油氽一下,捞出备用。将葱、姜用油煸出香味,加入鸡汤和调料,倒入鸡块,文火焖40分钟;入天麻片,5分钟后淀粉勾芡,淋上鸡油即可。佐餐食。平肝熄风,养血安神。适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头痛,风湿痹着之肢体麻木、酸痛,脑梗塞瘫痪等症。

  (20)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1)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22)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脑梗塞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23)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24)脑梗塞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推荐食疗方剂

  ①主食:菊花粥、山楂粥、玉米粥。

  ②菜肴:清蒸茄泥、黄鱼参羹、凉拌生菜、炒芹菜。

  ③饮料:菊花饮、山楂消脂饮、荷叶饮。

  ④汤:紫菜汤、银耳汤、菠菜鸡蛋汤、蘑菇汤。

  二、脑梗死吃哪些对身体好?

  1、各种杂粮,如绿豆、小米、玉米、豆类。各种新鲜以及大蒜、水果、山楂、鱼、香菇、淡菜、脱脂奶、精猪肉、植物油等。

  ①香菇:性味平。具有补气益胃、活血化瘀之功效。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降低血压,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心脑及微循环供血。加热后营养不被破坏。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有良好疗效。

  ②芹菜:有清热利湿、醒神健脑、平肝凉血之功效。可降低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防治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等有一定疗效。

  ③山楂:具有活血化瘀、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可用以泡茶、煮粥、煎汁、是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极好食品。

  2、可多吃上结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碘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

  3、长期饮用混合奶(鲜牛奶600毫升,浓米汤350毫升,鸡蛋2个,白糖50克,香油10克,以及盐3克)

  4、为预防便秘, 应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 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

  5、要维持体内有充足的水, 使血液稀释。晚餐要清淡。晚睡前﹑晨起时, 饮1~2杯温开水。

  6、饮食中应有适当蛋白质,常吃些蛋清、瘦肉、鱼类和各种豆类及豆制品,以供给身体所需要的氨其酸。

  三、脑梗死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2、忌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饮品、奶油蛋糕的摄入;忌食过多酱、咸菜等。

  3、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

  4、忌嗜烟、酗酒: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梗死的诱因之一。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