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运动诱发哮喘
运动诱发哮喘

运动诱发哮喘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急诊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运动诱发哮喘(exercise-inducedasthma,EIA)是气道反应性增高者在剧烈运动后发生的急性气道狭窄和气道阻力增高。运动性哮喘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据统计,50%~90%已确诊的哮喘病人可出现运动性哮喘;40%尚未确诊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可出现运动性哮喘。

病因

运动量是唯一的激发因素,另外变应性鼻炎也可诱发运动性哮喘。

 

症状

  常见症状:胸闷、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剧烈运动后哮喘、哮鸣音

  胸闷,喘息,气促,咳嗽,呼吸困 难,胸痛,还可有精神紧张,胃部不适, 咽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无典型哮喘症 状,如头痛, 腹痛, 肌肉痉挛, 疲劳及运动 中异样的感觉等,但运动前后肺功能测定 可发现存在支气管痉挛。

  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肺部听诊有 以呼气为主的广泛哮鸣音,呼气延长, 持续0.5-1小时左右可逐渐缓解,严重者 可持续2-3小时,同时伴有心率增快, 发绀,大汗,呼吸肌三凹征,神志异常 等甚至危及生命。

检查

  检查项目:激发试验、嗜酸性粒细胞数

  有试验发现运动3h后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脱颗粒轻度增加,但另一些研究并未发现EIA局部气道组织炎症细胞和组胺、类胰蛋白酶、白三烯C4等炎症介质的含量发生了改变。

  运动试验 标准运动激发试验即运动平板试验。受试者在达到最大心率[(220-年龄)×80%](亚极量心率)的状态下持续运动6~8h。于运动前和运动后每间隔 5min测量1次FEV1或PEF,持续至运动停止后15~30min。若FEV1或PEF在运动后较运动前下降超过15%则为运动激发试验阳性,即可诊断运动诱发哮喘。

鉴别

  通过运动试验和肺功能检查,患者多能获得准确的诊断。但临床中往往仅根据症状、病史、体检而作出错误诊断。EIA需与以下疾病鉴别

  1.心脏疾病:

  冠状动脉缺血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综合征、心房粘液瘤、心肌病、心律失常;

  2.肺部疾病:

  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间质性肺疾病、运动诱发咳嗽

  3.功能性异常:

  恐慌综合征

  4.全身性疾病:

  贫血、去适应状态

并发症

  1、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据统计,约有半数系因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而诱发。由此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受到干扰,容易继发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因此,应努力提高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保持气道通畅,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保持病室清洁,预防感冒,以减少感染;一旦有感染先兆,应根据细菌和药敏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

  2、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缺氧、摄食不足、脱水,心、肝尤其是呼吸和肾功能不全,常常并发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些均是影响哮喘疗效和预后的重要因素。要努力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每天甚至随时监测电解质和进行动脉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气胸和纵隔气肿:由于咳嗽变异性哮喘发作时气体潴留于肺泡,使肺泡含气过度,肺内压明显增加,慢性哮喘已并发的肺气肿会导致肺大泡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应用机械通气时,气道和肺泡的峰压过高,也易引起肺泡破裂而形成气压伤,引起气胸甚至伴有纵隔气肿。

预防

  白三烯受体拮抗药如安可来和顺尔宁,抗组胺H1受体拮抗药,钙通道阻滞药对EIA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日常生活中要根据身体需求,适当的加强体育锻炼,并结合一些医疗器械,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抗病能力,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要可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医疗保健操、太极拳、五禽戏等项目,坚持锻炼,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活动量以无明显气急、心跳加速及过分疲劳为度。

治疗

  1.非药物治疗

  (1)让患者避开寒冷、干燥的环境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进行运动。

  (2)建议患者运动时不用口呼吸而用鼻呼吸,但在实践中此措施较难完成,此时可让患者戴口罩以起到加温保湿作用。

  (3)在剧烈运动前先进行热身运动,因为研究发现热身运动可使患者产生运动不应状态(exercise refractory state),即EIA患者在运动后40min内进行同样运动时其支气管痉挛程度减轻,甚至不发生痉挛。

  2.药物治疗

  (1)β2受体激动药:是治疗运动诱发哮喘最有效的药物,约90%的患者运动前应用β2受体激动药均能有效预防哮喘发作。建议使用吸入剂,如沙丁胺醇 (喘乐宁气雾剂)或特布他林气雾剂。在运动前10~20min应用。若运动持续超过2h,出现气喘、胸闷症状后可重复给药1次。长效β2受体激动药如沙美特罗作用时间可达10h,适于长时间运动或运动前不方便应用药物者。

  (2)色甘酸:为肥大细胞膜稳定剂,亦是治疗EIA的首选药物。其适应证是单独应用β2受体激动药不能有效控制发作和运动前应用β2受体激动药出现较大副作用者。色甘酸与β2受体激动药联合应用可增加疗效。色甘酸有2个优点:一是它不增加心率,故适于老年患者和有心脏损害的患者;二是它能预防运动诱发的迟发相支气管收缩反应。

  (3)茶碱:由于其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相对稍弱、副作用较大以及起效时间慢,故不推荐作为预防EIA的一线药物。运动前2h口服速效茶碱100~200mg有预防作用。

  (4)抗胆碱药物:能预防部分EIA发作,但疗效不及β2受体激动药和色甘酸。对冷空气和污染空气敏感的哮喘病人用抗胆碱药物更有效。起效慢的特点限制了它在EIA中的应用。

  (5)糖皮质激素:对于休息状态下肺功能正常的病人在运动前预防性给予β2受体激动药和(或) 色甘酸多可有效控制发作。而对于休息状态下肺功能异常的哮喘病人,在治疗EIA时需要首先控制哮喘和改善肺功能,这样才能使上述的运动前治疗发挥作用。长期规律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反应性,一旦患者的静息肺功能达到正常即可如肺功能正常的患者一样在运动前应用上述药物而预防EIA发作。糖皮质激素的即刻预防作用差。

饮食

  1、三大营养适当 ,纠正营养不良

  哮喘病儿益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适当脂肪。由于呼吸困难,导致缺氧,可对机体各系统及其物质代谢发生一系列的影响,缺氧使胃肠蠕动减慢,消化吸引减弱; 能量合成受到影响,病儿活动无力,胃肠道及各种肌肉组织血流量减少,二者均会引起病儿食欲不振、进食减少,导致比成年病人更为明显的营养不良。哮喘病儿应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以满足炎症修复和营养补充的需要。碳水化合物可以补充足够热量,但应避免过食产气食物,如面食、豆类和薯类。脂肪供给不宜偏高,因为进食脂肪过多,影响食欲和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对病情不利,主要以进食植物油为主。

  2、增加维生素A、B、C和铁、钙的供给

  维生素A具有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等功能。维生素B、C是参与各种代谢的重要物质,并有增加食欲、促进肺部炎症吸收的作用。钙除了促进生长发育的功能外,还具有抗过敏等功能。另外,机体为了从哮喘缺氧状态中提高对氧的摄取量,以减轻组织缺氧状态,会出现代偿性缺铁,补充必须相应增加。

  3、多饮水

  哮喘发作时,特别是严重发作时,肺过度通气,张口呼吸,出汗多,饮食少,常使病儿失水。哮喘病儿多饮水非常重要,不仅补充了失水,而且还可以稀释痰液有利于黏稠痰液的排出。

  4、三宜三忌

  饮食宜温热、宜清淡、宜少量多餐;忌过冷过热、忌过甜过咸和刺激性食物、忌过饱。哮喘病儿脾胃虚弱,过食生冷会引起胃肠蠕动减慢,可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使病儿体质下降,对哮喘康复不利。过热过烫的饮食可引起阵发性咳嗽,甚至诱发哮喘,应引起注意,加以避免。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