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衣原体感染是由肺炎衣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引起成人及青少年的非典型肺炎,亦可引起支气管炎、咽炎及扁桃体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据统计在引起肺炎的病因中是继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之后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第三位主要病原体。在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中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抗体阳性率为54.8%,严重感染者为24.8%。
本病之病原体为肺炎衣原体。1965年Grayston首次在一中国台湾儿童之结膜分泌物中,分离出一株与其他衣原体不同的衣原体,当时命名为TW(Taiwan)- 183,1983年又在美国西雅图1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大学生咽部分泌物中,分离出另一株衣原体而命名为AR-39(acuterespiratory- 39)后经研究鉴定,发现此两株实为同一种衣原体,1989年正式命名为TWAR,又称肺炎衣原体。
常见症状:发烧头痛、呼吸异常、咳痰、咳嗽、胸痛、疲劳、周身不适
1.急性呼吸系感染
是其主要表现,如咽炎、喉炎、鼻窦炎中耳炎、支气管炎及肺炎,以肺炎最常见,支气管炎次之。老年人以肺炎多见,20岁以下的青少年,则多为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常以发热、全身不适咽痛及声音嘶哑起病,数日后出现咳嗽,此时体温多已正常。亦可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原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感染肺炎衣原体后,可加重病情。病情严重者可因原基础疾病加重或因发生并发症如细菌感染而死亡。
2.伤寒型
少数患者表现为高热、头痛、相对缓脉及肝脾大,易并发心肌炎、心内膜炎和脑膜炎,重症患者出现昏迷及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类似重型伤寒
3.其他
可引起虹膜炎、肝炎、心内膜炎、脑膜炎及结节性红斑等。是艾滋病、恶性肿瘤或白血病等疾病发生继发感染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发现,肺炎衣原体感染在COPD中常见。且发现COPD患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尤其是>50岁的COPD患者4%以上的急性发作与肺炎衣原体感染有关。
检查项目:补体结合试验(CFT)、血常规、免疫学检测、x线、痰培养加药敏
1.血象 血白细胞计数多正常,重症患者可升高。血沉多增快。
2.病原学检查 是确诊本病的可靠方法。临床诊断不常用。
(1)直接涂片:涂片后用Giemsa或免疫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检测肺炎衣原体包涵体及原体,方法简便,但阳性率低。
(2)组织培养法:鸡胚卵黄囊接种因检出阳性率低已少用。可用细胞培养法,取咽拭子或采集下呼吸道标本,用HEP-2细胞(喉癌细胞)或Hela229细胞培养24 h,再用肺炎衣原体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染色,检测特异性包涵体。方法较繁杂,且较其他衣原体检出率低。
3.免疫学检查 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1)直接免疫荧光法:用肺炎衣原体单克隆抗体染色,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衣原体抗原,方法特异敏感且快速简便。
(2)微量免疫荧光(MIF)法:检测肺炎衣原体抗体,特异性IgM滴度≥1∶16和(或)IgG≥l∶512或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者,均可诊断急性感染。如IgM≤1∶16或IgG≤1∶512,则为既往感染。本方法特异性敏感性均较高,且可用于区分原发感染和再感染,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敏感的血清学方法。但要排除血循环中类风湿因子的影响。
(3)补体结合抗体检测:滴度≥l∶64和(或)双份血清滴度4倍以上升高者,均可诊断急性感染,但不能用于早期诊断,亦不能区分为哪种衣原体感染。
4.PCR法 检测肺炎衣原体DNA,敏感性更高,且可和其他种衣原体区分,其特异性敏感性高于其他方法。据统计,PCR法检出率为50%~55%,而直接免疫荧光法及涂片法分别为24%~27%和6%~10%。用连接聚合酶链反应(LCR)检测,可进一步提高灵敏性及检出率,但尚未在临床应用。据报告,PCR-EIA 法是一种快速、简便的酶免疫测定法,能提高PCR对肺炎衣原体DNA的扩增检测效率,优于PCR法,更优于培养法。
肺部X线检查:呈非典型肺炎表现,常为单侧阶段性肺炎表现,严重者病变广泛甚至波及双肺,可伴有胸膜炎或胸腔积液。
本病须与其他病原引起的肺炎如支原体肺炎、病毒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军团病及其他细菌性肺炎鉴别。
可并发上额窦炎、心内膜炎、心肌炎、脑膜炎等。
1.合理地服用奏效的抗生素,务期尽快地达到根治,以防病程迁延,转为慢性或长期带菌。
2.讲究集体和个人卫生,应强化对环境公共卫生的管理和监督。
3.目前尚无疫苗。肺炎衣原体感染大多无症状或轻微,隐性感染高达90%,无需住院治疗。年大体弱多病者偶见死亡病历。注意日常的增强体质。
肺炎衣原体对四环素类、红霉素及氟喹诺酮类药物均极敏感,对磺胺耐药,故常用四环素或红霉素口服。亦可用多西环素。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禁用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儿童可用克拉霉素(克拉红霉素)有较好的疗效。部分病例停药后可复发,尤其是用红霉素治疗者,再用多西环素治疗仍有效。近年来发现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阿奇霉素,在体外药敏试验对肺炎衣原体呈高敏反应易进入细胞内,具高效和低胃肠道反应的优点。
必须供给病人充足的营养,特别是热量和优质蛋白质,以补充机体的消耗。优质蛋白可选用牛奶、鸡蛋、豆制品、瘦肉等,总量每天50~60g为宜。脂肪应适当限制。酸碱失衡是肺炎的常见症状,应多吃新鲜蔬菜或水果,以补充矿物质,有助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还可给予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等;含铜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芝麻酱等;也可给予虾皮、奶制品等高钙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