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咬螫伤

咬螫伤

就诊科室:
急诊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症状

  常见症状:局部疼痛、红肿、

  一般蝎螫伤(scorpionsting)后局部灼痛、麻木、红肿,出现水疱或出血,多无全身症状,但被毒蝎螫伤可出现头晕、头痛、全身不适、心动过缓、出汗、尿少、嗜睡、肌肉痛、痉挛、抽搐、胃肠道出血及呼吸中枢麻痹等或有低血压和肺水肿。

  刺伤局部常迅速出现剧烈疼痛,持续数分钟至小时,但常无明显红肿全身症状,多见于儿童,病情进展迅速,有流泪、流涎、大汗、全身肌肉痉挛、高血压等重症病例,可发生心肌损伤、心律紊乱、休克、肺水肿甚至呼吸麻痹而死亡,个别有血糖升高、糖尿、血尿、黑粪甚至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检查

  检查项目:血常规、血沉、查看伤口

并发症

  毒蜘蛛螫伤溶解毒素可引起组织坏死、血管炎并产生全身反应一般而言毒蜘蛛咬伤时成人很少致命。严重患者可见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呼吸窘迫等致死性。并发症多见于小儿和老年人。

  蜂类螫伤昏迷严重者出现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而致死蜂毒中还含有一些高抗原性蛋白能引起严重变态反应:出现荨麻疹、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可因过敏性休克、窒息致死。

  蜈蚣咬伤:个别病人可发生过敏性休克,轻症患者数日后症状都可消失;严重者多见于儿童患者,可危及生命。

  蝎子螫伤:蝎毒素对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对心血管有兴奋作用,严重者可以致死。此外尚可发生出血和溶血,偶有引起胰腺炎和血糖增高。

预防

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害虫,加强健康宣传工作和个人防护。

在野外山间行走请特别注意以下六点:   1. 到野外登山郊游时,避免经过没人走的草径、草丛,这些区域可能是毒蜂筑巢之所。山岩及树枝上也要随时留心观察.有些蜜蜂是栖息在树枝上的。此外垃圾堆、花圃区也是蜜烽经常出没的地方,切记。   2. 阴雨天气蜂类多在巢内而不外出,因巢内拥挤容易被激怒而螫人,所以在山区行走时要特别小心、每年九至十一月雨季中登山郊游,须特别注意蜜蜂危害。   3.登山最最好穿戴表面光滑及浅色衣帽,避免深色、毛织品成表面粗糙的衣帽。裤子能够扎到靴子最好。   4. 假如走到草深及膝,一面是悬崖的单行山路上,带头的领队要特别小心,因为地形险恶是毒蜂肇祸的好场所。如果发现了毒蜂,最好的办法是绕道而行。   5.发现蜂类从身边飞过时,最好站立不动,保持镇静、观查现场环境(切勿硬闯、绕路而行)或让自行飞去、如果用手拍打,虽然毒蜂可能被赶走,但是后来的人也许就成为受害者。

治疗

  立即拔出毒刺吸出或挤出毒液,局部冷敷伤口,周围注射吐根碱或麻黄碱注射液或复方奎宁,也可用中药万应锭或蟾蜍锭、蛇药、二味拔毒散(雄黄、枯矾)敷患处。严重螫伤应在伤口近心端扎缚,切开伤口,吸出毒液,并用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涂局部伤口周围,用普鲁卡因局部封闭治疗,出现全身症状者给予输液,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酌用阿托品防治肺水肿和低血压,口服蛇药片,应用止痛镇静剂及对症治疗,有条件者应尽快注射抗蝎毒血清。

  局部处理应取出尾刺∶高锰酸钾冲洗冰敷、抗菌药。

饮食

  多吃些蔬菜少吃肉,还要多喝牛奶,牛奶有解毒的作用,能使你肿胀的伤口好的快点。不要吃鸡蛋,多清淡,少油腻。忌辛辣刺激食物,忌发物。如鱼、虾、蟹、公鸡、牛肉、海鲜等食物具有一定的致敏因素,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能使炎症加重,需要注意少吃或者避免食用;忌肥腻厚味食物,如猪肉特别是肥肉等高脂肪类的食物,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类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