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颅底骨折

颅底骨折

就诊科室:
创伤骨科神经外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颅底骨折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颅底几处薄弱的区域发生的骨折。颅底骨折一般为开放性损伤,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治疗重点为预防感染及着重治疗并发的颅内损伤。

病因

  1.颅盖骨折延伸而来。

  2.暴力作用于附近的颅底平面。

  3.头部挤压伤,暴力使颅骨普遍弯曲变形所致。

  4.个别情况下,垂直方向冲击头顶部或从高处坠落时,臀部着地。按其解剖部位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颅底骨折一般为闭合性损伤,骨折本身无需特殊处理,主要针对颅内、颅底严重的并发伤及预防感染。

症状

  常见症状:头部创伤史、头皮肿胀、“熊猫”眼征、鼻出血、脑脊液鼻漏、耳出血、脑脊液耳漏、面神经或听神经损伤

  1.颅前窝骨折:常累及额骨眶板和筛骨,引起的出血经前鼻孔流出;或流进眶内,眶周皮下及球结合膜下形成瘀血斑,称之“熊猫”眼征。骨折处脑膜破裂时,脑脊液可经额窦或筛窦由前鼻孔流出,成为脑脊液鼻漏,空气也可经此逆行进入颅腔内形成颅内积气。筛板及视神经管骨折可引起嗅神经和视神经损伤。

  2.颅中窝骨折:常累及颞骨岩部,脑膜和骨膜均破裂时,脑脊液经中耳由鼓膜裂孔流出形成脑脊液耳漏;如鼓膜完好,脑脊液则经咽鼓管流往鼻咽部,常合并第Ⅶ或Ⅷ颅神经损伤。如骨折累及蝶骨和颞骨内侧可伤及脑垂体和第Ⅱ、Ⅲ、Ⅳ、Ⅴ及Ⅵ颅神经。如果伤及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可形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而出现搏动性突眼;颈内动脉如在破裂孔或在颈内动脉管处破裂,则可发生致命性鼻出血或耳出血。

  3.颅后窝骨折:骨折累及颞骨岩部后外侧时,多在伤后2~3日出现乳突部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骨基底部时可在伤后数小时出现枕下部肿胀及皮下瘀血;骨折累及枕大孔或岩骨尖后缘,尚可出现个别或全部后组颅神经(即Ⅸ~Ⅻ颅神经)受累的症状,如声音嘶哑,吞咽困难。

检查

  检查项目:X线检查、CT检查

  颅骨X线平片检查仅30~50%能显示骨折线,必要时行颅基位片,断层摄片或CT扫描等检查。颅底骨折以线形为主,可以仅限于某一颅窝,亦可横行穿过两侧颅底或纵行贯穿颅前、中、后窝。X线平片不易显示颅底骨折,CT扫描可利用窗宽和窗距的调节清楚显示骨折的部位,有重要价值。

鉴别

  与各种脑外伤加以鉴别。如果“CT检查颅内未见异常”再结合“耳内流出物不能确定为脑脊液”就不能诊断为颅底骨折。另外,陈旧性的鼓膜穿孔同新鲜的鼓膜穿孔,形态上差异明显,也可鉴别。颅底骨折在临床上表现脑脊液耳鼻漏,同时伴有中枢神经症状,如果CT检查未发现异常,基本可以确定没有颅底骨折。

并发症

  1.颅前窝骨折伴有脑脊液鼻漏和嗅、视神经的损伤。

  2.颅中窝骨着横行骨折病人可有第5、6、7或8对颅神经的损伤;而纵形骨折则往往造成传导性耳聋;皆可造成脑脊液鼻漏和鼓室积血。如血管破裂、脑或颅神经损伤,脑膜撕裂等,则需要及时处理,否则可引起颅内血肿、神经功能受损、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

预防

  一、颅底骨折绝大部分不需手术,伤后一周内漏口常能自行愈合,请您不必担心。但也不可因症状轻微而疏忽大意,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总之,保持良好的心情是您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1、请进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软食,宜少量多餐,勿暴饮暴食。

  2、禁食烟酒、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3、勿饮浓茶、咖啡、可乐等兴奋大脑的饮料。

  4、当您自觉抬高头部或端坐时头痛加重,请及时补充大量的白开水,大于2000ml/日。

  二、出院保健:

  1、颅骨的愈合多属纤维性愈合,线形骨折后,小儿约需1年,成人则需25年才可望达到骨性愈合。

  2、请勿挖耳、抠鼻,也勿用力屏气排便、咳嗽、擤鼻或打喷嚏,以免鼻窦或乳突气房内的空气被压入或吸入颅内,导致气颅和感染。

  3、请多食芹菜、豆制品、芝麻、香蕉等粗纤维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并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4、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8小时/日。

  5、劳逸结合,可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以不感到头痛、头晕为宜。

  6、请注意保护您的头部,避免外力的碰撞。

  7、如有剧烈头痛、眩晕、呕血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8、请遵医嘱服药,勿自行停药或擅自减量。

饮食

  1.颅底骨折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护理颅底骨折病人的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

  饮食要富含高蛋白和丰富的维生素,多吃蔬菜、水果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必要时应用开塞露或灌肠,以免用力大便增高颅内压。

  2.颅底骨折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不宜进食刺激性和坚硬、需用力咀嚼的食物。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