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症瘕

症瘕

就诊科室:
中医综合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症瘕是中医特有的病症名称,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对人体病理变化的诊断。 道家的宇宙观以无中生有立论,具体划分为四个阶段易、初、始、素。易是空虚寂寥的未有气的阶段,初是“气”产生的阶段,始是“形”产生的阶段,素是“质”产生的阶段。   妇人下腹结块,伴有或胀、或痛、或满、或异常出血者,称为“百瘕”。

病因

  1.气滞血瘀 情志内伤,肝气郁结,阻滞经脉,血行受阻,气聚血凝,积而成块;或经行产后,血室正开,风寒侵袭,血脉凝涩不行,邪气与余血相搏结,积聚成块,逐渐增大而成百瘕。

  2.痰湿瘀结 脾阳不振,饮食不节,脾失健运,水湿不化。凝而为痰,痰浊与气血相搏,凝滞气血,痰湿瘀结,积聚不散,日久渐生百瘕。

  3.湿热瘀阻 经行产后,胞脉空虚,正气不足,湿热之邪内侵,与余血相结,滞留于冲任胞宫,气血循行不利,湿热瘀阻不化,久而渐生百瘕。

  4.肾虚血瘀 肾藏精,主生殖,妇人以血为本,气血之根在于肾。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伤肾,肾虚则气血瘀滞而为肾虚血瘀;或瘀血久积,医学教育网整理化精乏源,亦可成肾虚血瘀,阻滞冲任胞宫,日久渐成百瘕。

症状

  常见症状:盆腔或腹腔的肿块生长迅速、实质性或半实质性、硬或结节状不平、常有腹水、

  妇科检查发现盆腔有包块,或在子宫,或在附件,也可在宫旁组织间。或伴有痛、胀、满的自觉症状,或兼见月经异常或经期外的不正常出血。

  必要时借助B超检查或Crr扫描,或核磁共振,以了解肿块的部位、大小及性质。

检查

  检查项目:B超、CT、X线、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检查

鉴别

  症瘕的形成,多与正气虚弱、血气失调有关。常见的有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而成。

  症瘕的辨证,重在辨善恶、辨血气、辨新久。大凡恶性肿瘤或良性肿瘤恶变时,肿块生长迅速,病程短,妇科检查肿块固定,实质性或半实质性,硬或结节状不平,常有腹水,且多为血性,可查到癌细胞;良性肿瘤生长慢,病程长。妇科检查,见肿块活动,呈囊性或囊实性,表面光滑者,一般情况好。良性肿瘤症瘕,病在气者以胀满为主,症块不坚,推之可移;病在血者以胀痛为主,症块坚硬,固定不移。本病的治疗,病在气者,以理气行滞为主,佐以活血化瘀;病在血者,以活血破瘀散结为主,佐以理气。病在痰瘀互结者,又当化痰消瘀。新病体质较强者,宜攻宜破;久病体质较弱者,宜攻补兼施,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随证施治。

预防

  临证新病多实,宜攻宜破;医学教育网整理久病不愈或术后,以补益气血为主,恢复机体的正气。若气以复,肿块未除,复以攻破为主。术后若有瘀滞,可于补益气血之时,辅以行气活血之品,并注重调其饮食,增进食欲,改善脾胃功能。

  妇女胞中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或出血者,称为症瘕。症者,坚硬不移,痛有定处;瘕者,推之可移,痛无定处。大抵症属血病,瘕属气病。但气血密切相关,症瘕亦难分割,故统称为症瘕。

  西医所称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属于症瘕。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肿块、陈旧性宫外孕包块以及炎症性包块,均属中医症瘕范围。肿瘤有良性与恶性之别,以子宫及卵巢的肿瘤为多见。本节讨论良性症瘕。

治疗

  气滞血瘀型

  【证见】 胞中结块,积块不坚,推之可动,或积块坚硬,固定不移。下腹胀痛或胀满,或月经不调,或腰酸痛;面色晦暗,肌肤乏润。舌尖边瘀斑,苔薄白,脉弦或涩。

  【治法】 行气活血,消症散结。

  【方药】

  1.主方香棱丸(严用和《济生方》)合桂枝茯苓丸(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

  处方:木香1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枳壳15克,川楝子12克,青皮9克,桂枝9克,牡丹皮15克,赤芍15克,桃仁15克,茯苓20克,土鳖虫12克。水煎服。

  如属子宫肌瘤,加荔枝核、海藻、浙贝母、珍珠母,并按平时、经时肌瘤对月经的影响情况,随证加减。如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节或子宫腺肌病,则宜加强化瘀软坚止痛之功,去青皮、川楝子、茯苓,选加水蛭、鸡内金、三七末、当归、九香虫、延胡索。如为慢性盆腔炎之包块,可加败酱草、毛冬青、蒲公英、连翘、七叶莲之类。如为输卵管积水包块,宜佐以利水疏肝通络,加猪苓、透骨消、路路通、泽泻、炮穿山甲之类。

  2.单方验方

  (1)橘荔散结丸(罗元恺验方,见《新中医》1990.8)

  处方:橘核,荔枝核,续断,小茴香,乌药,川楝子,海藻,岗稔根,莪术,制何首乌,党参,生牡蛎,风栗壳,益母草。水煎服。

  (2)肌瘤内消丸(王耀程《中医药学报》1990.2)

  处方:山慈姑,夏枯草,射干,海藻,何首乌,远志,上药各等分。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服1丸,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1-3个疗程。

  (3)宫症汤(吴定信《中医杂志》1981.1)

  处方:当归、炮穿山甲、桃仁、莪术、香附、续断、夏枯草、牛膝各12克,王不留行、三棱各9克,昆布15克,薏苡仁30克。水煎服。

  痰瘀互结型

  【证见】 下腹包块时或作痛,按之质不硬或略硬不坚。带下量多,色白质稠;月经常后期,或停闭不来。形体多肥胖,胸脘痞满、痰多。舌淡黯,苔薄白,脉细滑。

  【治法】 化痰消瘀,软坚散结。

  【方药】

  主方三棱煎(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加减

  处方:三棱12克,莪术12克,青皮9克,法半夏12克,麦芽30克,浙贝母15克,桃仁15克,丹参20克,海藻15克,赤芍15克,山慈姑15克,皂角刺12克。水煎服。

  如体质肥胖气虚者,加北黄芪、党参以健脾益气。如月经后期、闭经,应配合调经之品。

饮食

  妇科症瘕涵盖了各种妇科良性肿瘤,病种较多,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症。

  妇科肿瘤患者的饮食建议

  妇科肿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类非常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的疾病。如果根据一些征兆判断患有妇科肿瘤,一定要在各方面都进行配合治疗,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讲解妇科肿瘤患者的饮食建议。

  1.饮食要包含充分的营养,要以植物性的食物为主,选择蔬菜水果豆类等食物占据整个饭菜的三分之二以上。

  2.要保持适宜的体重,平均的BMI在18.5到25之间,体重的平衡有利于妇科肿瘤的控制。

  3.不要饮酒尤其是过度性的饮酒,孕妇、儿童和青少年不要饮酒。

  4.肉类食品的摄入每天要少于80g,以鱼类为上。脂肪和油类应限制食用,植物油也要适量。

  5.限制食用盐。每天食盐不应超过6g。糖类的总能量应该在百分之十以内。

  另外,在生活中要注意坚持体育锻炼,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并且坚持下去。要在锻炼之后感觉身体发热,有轻微的出汗,运动强度适当。不能进行过于紧张激烈的体育项目。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