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感染贾第虫后出现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腹泻呈水样粪便,量大、恶息、无脓血。儿童患者可由于腹泻,引起贫血等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滞缓的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多发展为慢性,表现为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长达数年。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虫体对机体产生的机械和化学作用,导致机体产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宿主反应。多年来经临床观察,病理与免疫学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已确认本虫具有致病力。人体感染贾第虫后,无临床症状者称带虫者。当虫体寄生在胆道系统时,可能引起胆囊炎或胆管炎。如出现上腹疼痛、食欲不振、肝肿大以及脂肪代谢障碍等。
常见症状: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厌食
本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和厌食等,典型病人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腹泻呈水样粪便,量大、恶息、无脓血。儿童患者可由于腹泻,引起贫血等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滞缓。取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滋养体,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检查项目:粪便白细胞、粪便寄生虫、粪便检查、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免疫诊断
1、病原诊断
⑴粪便检查 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检查滋养体,经碘液染色涂片检查包囊,也可用甲醛乙醚沉淀或硫酸锌浓集法检查包囊。通常在成形粪便中检查包囊,而在水样稀薄的粪便中查找滋养体。由于包囊形成有间歇的特点,故检查时以隔天粪检并连续3次以上为为宜。
⑵十二指肠液或胆汁检查 粪便多次阴性者可用此法,以提高阳性检出率。
⑶肠检胶囊法让受检者 吞下装有尼龙线的胶囊,线的游离端留于口外,胶囊溶解后,尼龙线松开伸展,3~4小时后到达十二指肠和空肠,滋养体粘附于尼龙线上,然后慢慢地拉出尼龙线,刮取附着物镜检。
2、免疫诊断
为辅助诊断,主要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和对流免疫电泳(CIE)等方法,其中ELISA简单易行,检出率高(92%~98.7%)等特点,适用于流行病学的调查。
应与慢性肠胃炎,痢疾,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相鉴别。
1.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臧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2.生长迟缓。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的均值减2SD以下而身高别体重正常的为生长迟缓。
3.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检查和治疗宠物,控制动物传染源。
2.检查饮食服务业和托儿所机构人员,发现感染者及时治疗。
3.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饮食和饮水卫生。
4.管理粪便,及时处理感染者和宠物的粪便,保护水源不受污染。
5.消灭苍蝇和蟑螂。蟑螂喜暗怕光,一般白天隐蔽,晚上活动,所以要抓住蟑螂的活动特点去灭杀。做到家家齐动手,人人齐参与。①要经常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堵塞可供蟑螂栖居的缝洞,厨房和仓库堆放的物品应该经常清理检查,随时清除卵夹。②各种食品应装好、盖好,餐具、容器灶台用后要清洗干净,剩饭菜及时处理,使无食可觅。③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灭蟑螂:投毒饵法、药笔 涂封法、滞留喷洒法。上述方法需在街道、居委会有关专业人员指导下因地制宜合理使用.④灭蟑螂必须做到“四不漏”、“三饱和”。“四不漏”是城不漏街、街不漏户、户不漏房、房不漏处。“三饱和”是空间饱和、药量饱和、时间饱和。
1.治疗常用药物有灭滴灵、丙硫咪唑、氯硝唑等。近年来报告吡喹酮60mg/kg连服2天也有效。
2.经彻底治疗后,不发生临床症状或体征,如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和厌食等以及粪便检查无包囊即为治愈。
3.该病预后较好,无后遗症。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主要以清淡为主,饮食均和营养丰富,注意饮食卫生,加强水源保护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旅游者的饮水应煮沸后饮用。不要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及其他肉类食品,切忌吃生的未煮的淡水鱼、虾、螺、蟹、蛙、蛇等食物。生熟菜板、刀具要分开使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