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

左束支中隔支传导阻滞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心脏瓣膜疾病在我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心脏疾患,其中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是最为常见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这些瓣膜病变不但危害生命安全、影响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因此需要全社会人群不断重视和提高对这种疾病的认识。要了解心脏瓣膜疾病,先从心脏的结构谈起。人体的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和右心房、右心室四个心腔,两个心房分别和两个心室相连,两个心室和两个大动脉相连。心脏瓣膜就生长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大动脉之间,起到单向阀门的作用,帮助血流单方向运动。人体的四个瓣膜分别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这些瓣膜如果出现了病变,就会影响血流的运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功能衰竭。

症状

  常见症状:全身水肿、心慌、端坐呼吸、气促、呼吸困难

  从临床表现来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最容易出现活动后疲乏和倦怠,活动耐力明显减低,稍作运动便出现呼吸窘迫(即劳力性呼吸困难),严重者夜间频发阵发性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平卧休息。

  部分患者(特别是二尖瓣狭窄人群)会在胸闷、憋喘的同时伴有呼吸道出血,轻者痰中伴有血丝,重者一次性咯出大量鲜血。此外,长时间的肺部淤血可导致患者频繁罹患支气管炎,特别在冬季尤为高发。

  而对于某些患者(特别是主动脉瓣狭窄),常常会感到在活动后出现头晕或眩晕,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前区不适或心绞痛症状的发生日益频繁。

  另外,部分人群虽无上述典型表现,但如果近期出现心悸、存在既往血栓栓塞、胃肠道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以及不明原因发热等病史,也为诊断瓣膜性心脏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而不应予以忽视。

检查

  检查项目:心电图、心脏彩超、心脏CT、冠脉造影

  一、X线

  胸片检查则能提供患者必要的有关心腔大小、肺动脉血流、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以及心脏、大动脉钙化程度的初步资料。

  二、心电图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一些基层医院,把体检发现的心电图的轻微异常(T波的低平或倒置)诊断为“心肌缺血”。如果这些所谓的异常与胸痛、胸闷症状没有关联,一般没有临床意义。千万不能随意扣帽子“心肌缺血”。

  三、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

  作为了解瓣膜形态及功能、心腔大小、室壁厚度、心室功能、肺静脉和肝静脉血流以及肺动脉压力的一项重要的方法,彩色血流和多普勒频谱超声心动图对于病情的评估(特别是瓣膜性心脏病)显得尤为重要,是诊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大部分冠心病病人,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都是正常的,或基本正常。所以,心电图正常不能排除冠心病。那么,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特点是什么呢?——当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发生暂时的T波倒置,或ST段压低(下移);当症状消失后(经过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片),心电图恢复正常。当然,少数情况下发生较严重的缺血(如时间超过十五分钟),心电图异常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数天)。

  相反,病人没有明显的症状,而心电图长期的异常(多数为T波倒置,或伴ST段压低),多数不是冠心病,可能为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也常见于正常人。有些人心电图T波倒置30多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的心脏疾病。

预防

  心脏瓣膜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保持良好的起居规律,适当休息,坚持每天午休1小时左右,如果平躺时感到呼吸困难,可采取头高脚低位;

  2、劳逸结合,感到劳累勿强迫工作,避免情绪紧张精神压力过大,如感到紧张,深呼吸6次;

  3、适当运动,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活动,以不感疲乏、最高心率每分钟不超过120次为度;

  4、保持通风,保持室内温度相对恒定,室内每日至少通风两次,每次半小时;

  5、预防呼吸道感染;

  6、控制体重;

  7、察言观色,平时要观察脉搏、血压、面色、尿量、体重的变化,睡觉前观察踝部是否肿胀,夜间睡眠是否有被憋醒感;

  8、及时就医,若出现心慌、咳嗽、呼吸困难、难以平卧、浮肿、恶心、呕吐、尿量减少,一天之内体重增加1000克以上,说明心衰加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9、晚餐宜少食;

  10、控制盐摄取量,盐量一般5克/天以下,中度心衰3-2.5克/天,重者每日不超过1克。对食欲差、进食少、使用强利尿剂者,不宜过分忌盐,并适当增加醋、胡椒、葱、姜等调味品;

  11、讲究清淡,减少刺激性饮食,禁用浓茶、咖啡或辣椒等。多吃新鲜蔬菜(尤以多食冬瓜为宜)、水果、豆制品,多吃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减少糖和动物脂肪的摄入;

  12、控制饮水,限制摄入水量,每天喝水量不要超过1000毫升,过多的水分易导致呼吸困难及脚踝肿等,少吃含有隐性水的食物(如果冻、冰块及葡萄、西瓜等);

  13、禁止饮酒吸烟

治疗

  治疗原则

  就治疗而言,瓣膜性心脏病多先以内科方式初步治疗,当内科保守治疗无法满意纠正血流动力学时,应进一步采取介入或外科干预治疗。

  轻症患者

  症状较轻的患者应在日常生活尽量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表现应积极就诊,遵从医嘱对症处理。如同时合并上呼吸道感染、风湿热或感染性心内膜炎者,需注意同时对症治疗。而由瓣膜疾病所导致的房颤、外周血管栓塞等常见并发症,也应在医师指导下予以对症治疗。

  重症患者

  部分患者病变严重,最终需要通过介入方式或外科瓣膜修复/置换手术途经来解决瓣膜问题。

  无症状患者

  对于某些患者虽然存在瓣膜病变,但无任何临床表现或不适,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放松警惕,无需任何干预甚至忽略诊治。仍建议积极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及瓣膜病变情况,给予必要对症处理,甚至需要尽早外科手术。即使目前暂时无需干预,也应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膳食,避免刺激性饮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避免情绪频繁过度波动。另外,按时随访、定期复查,了解疾病进展并遵从合理化治疗。

饮食

  1.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过氧化,保护心肌并改善心肌缺氧,预防血栓发生。

  2.控制脂肪摄入的质与量。持别是要控制动物脂肪,如少吃动物内脏器官。

  3.控制热量,保持理想体重。

  4.心脏瓣膜病的食疗适当增加膳食纤维素摄入。膳食纤维能吸附胆固醇,阻止胆固醇被人体吸收,并能促进胆酸从粪便中排出,减少胆固醇的体内生成,故能降低血胆固醇。故在防治冠心病的膳食中,应有充足的膳食纤维。

  5.提供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能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从而有降低血胆固醇作用;还能改善冠状循环,保护血管壁。尼克酸能扩张末梢血管,防止血栓形成;还能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水平。澳洲葡萄籽精华素,因其含维生素C量比鲜橙大50倍而倍受营养专家的推荐。

  6.少量多餐,切忌暴饮暴食,晚餐也不宜吃得过饱,否则易诱发急性心肌梗塞。

  7.银杏EGB、卵磷脂、三文鱼油也是澳洲营养专家经常推荐的健康食品。

  8.心脏瓣膜病的食疗控制食糖摄入。碳水化合物是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可造成热量过剩,在体内同样可转化生成脂肪,引起肥胖,并使血脂升高。经研究证明,在碳水化合物中升高血脂的作用,果糖高于蔗糖,蔗糖高于淀粉。美国、加拿大等国,人们的食糖量可占一日热能的 15~20%,其冠心病发病率远高于其它国家和地区。因此,要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总量,尤其是控制食糖摄入量,一般以不超过总热量的10%为宜。

  9.禁饮烈性酒。酒精能使心率加快,能加重心肌缺氧,故应禁酒。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