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或获得性高脂蛋白血症(secondary or acquiredhyperlipoproteinemias)是因脏器疾病或药物反应所致的脂代谢变化。它们的数量比原发性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多得多,其中大多数不引起皮损。只有临床表现与高脂血症Ⅱb或Ⅳ型相似的形式可能迅速出现发疹性黄瘤,详细询问病史以便排除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
因脏器疾病或药物反应所致的脂代谢变化。
常见症状:结节、黄斑病、扁平、结节性黄瘤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特别是当得不到适当控制时可引起发疹性黄瘤,在阻塞肝病,有高脂蛋白血症Ⅱa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斑病、扁平和结节性黄瘤。泛发性扁平黄瘤常发生在异型蛋白血症。
检查项目: 血清学检查、血脂检查
1.测定血脂谱全套 包括空腹TC、TG、LDL-C、HDL-C。
2.判断血浆中有无乳糜微粒存在 可采用简易的方法,即把血浆放置4℃冰箱中过夜,然后观察血浆是否有“奶油样”的顶层。
3.血浆低密度脂蛋白(LDL-C)浓度 可采用Friedewald公式进行计算:
LDL-C(mg/dl)=TC-(HDL-CTG/5)或LDL-C(mmol/L)=TC-(HDL-C TG/2.2)。
血浆三酰甘油浓度在4.5mmoL/L以内者,采用此公式计算LDL-C浓度,结果是可靠的。若血浆三酰甘油浓度超过4.5mmoL/L,则不能应用此公式,因为计算出来的LDL-C浓度会明显低于实际值。
1~2周内血浆胆固醇水平可有±10%的变异,实验室的变异容许在3%以内,在判断是否存在高脂血症或决定防治措施之前,至少应有2次血标本检查的记录。
有关脂代谢的特殊检查
(1)载脂蛋白测定:测定血浆Apo B和Apo AⅠ水平对于预测冠心病的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
(2)体内脂蛋白代谢测试:此外,还可进行基因DNA突变分析、脂蛋白-受体相互作用以及脂蛋白脂酶和肝脂酶、胆固醇脂化酶与合成酶等方面的测定。
详细询问病史以便排除原发性高脂蛋白血症。在进行获得性高脂蛋白血症的诊断时,应该弄清楚患者的脂代谢异常是属于何种类型。因为不同原因所致的高脂血症其治疗方法亦不相同,因此必须将原发性高脂血症与获得性高脂蛋白血症区分开来,并进而确定其具体的病因。糖尿病,特别是当得不到适当控制时可引起发疹性黄瘤,在阻塞肝病,有高脂蛋白血症Ⅱa型,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黄斑病、扁平和结节性黄瘤。泛发性扁平黄瘤常发生在异型蛋白血症。
获得性高脂蛋白血症的并发症是动脉粥样硬化、高三酰甘油血症、乳糜微粒血症、急性胰腺炎等。
1.调整合理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
2.调整生活、工作方式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避免久坐不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
3.有冠心病、糖尿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家族史者应每年定期做血脂、血糖、肝功能等全面检查。
4.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女性应每年定期做血脂全面检查。
5.为能够早期和及时地发现高脂血症,建议所有20岁以上的成年人,应该定期检查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对于所有的胰腺炎患者,均应测定血浆三酰甘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