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可能会不慎误服药物或毒物,这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份针对误服药物及毒物的急救指南,希望能帮助大家在紧急情况下迅速作出反应,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首先,当发现有人误服药物或毒物时,应迅速判断其服用的是何种物质,并立即采取行动。如果医院离家较远,应立即呼叫救护车,并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同时,进行现场急救。
催吐是现场急救的重要步骤之一,其目的是尽量排出胃内的毒物,减少其吸收。对于误服维生素、健胃药、消炎药等相对安全的药物,通常问题不大,可通过大量饮水促进其从尿中排出或催吐排出。
然而,对于误服安眠药、有机磷农药等有毒物质的患者,催吐则显得尤为重要。可让患者大量饮用温水,然后用手指深入口内刺激咽部进行催吐。这一过程应反复进行,至少十次,直至吐出物澄清、无味为止。但需注意,催吐必须及早进行,若服毒时间超过三四个小时,毒物已进入肠道,催吐则可能失去意义。
同时,对于已昏迷的患者和误服汽油、煤油等石油产品的患者,催吐是禁忌的,因为这可能导致窒息等严重后果。
对于误服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的患者,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而应立即给予牛奶、豆浆、鸡蛋清等服下,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呼出的气体中会有一种蒜味,这是其特有的中毒表现。对于这类患者,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并立即送往医院急救。
药品频道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应妥善保管药物和有毒物质,避免儿童误服。同时,一旦发生误服事件,应保持冷静并迅速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在催吐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反应和吐出物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急救方案。最重要的是,无论误服何种物质,都应及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总之,误服药物及毒物的急救工作需要我们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希望这份急救指南能在关键时刻为大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