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支原体肺炎:你需要知道的那些事儿
据检查报告显示,一位37岁的女性患者CT胸部薄层平扫示:左肺上叶前段发现多发斑片、片状实变及絮状模样潮影,同时纵膈及左肺门淋巴结钙化。肺泡灌洗液呼吸道多种病原体靶向测序法检测结果显示:肺炎支原体,报告中提及其他微生物未检出,特别是细菌、真菌和病毒列表结果均为阴性,生化检验结果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病史特点及影像学特征考虑患者的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
支原体肺炎,绿灯告急!
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感染引起,属于一种非典型性肺炎,常见于年轻人和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多变,最常见的症状为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支原体属的微生物,特别是肺炎支原体,在呼吸道标本中为专性致病病原体,具有较高的致病性。
研究指出,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后,会附着在宿主细胞表面,通过分泌毒素破坏宿主细胞结构,使得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引发炎症反应(Kumar et al., 2017)。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支原体肺炎的潜伏期通常在1至3周之间,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如乏力、肌肉酸痛、喉咙痛等。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更易受到感染并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支气管扩张、肺动脉高压等。
治疗支原体肺炎,这么做才有效!
对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抗生素是主要的药物治疗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克拉霉素)对肺炎支原体的治疗有显著效果。但是,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高,一些突变基因(如23S rRNA位点突变)能够降低抗生素与细菌核糖体的亲和力,进而导致耐药(Waites et al., 2017)。因此,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通常需要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除了抗生素治疗外,患者还需进行对症治疗,如采用退热药、止咳药、镇痛药等。同时,医生还会建议患者保持充足的休息、多饮水、营养均衡等。对于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并实行吸氧、雾化吸入等辅助治疗措施。
预防胜于治疗,防范未然!
对于支原体肺炎的预防,应着重提高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卫生意识,养成勤洗手、勤通风、避免与患病者密切接触等良好习惯。尤其是在秋冬季节,支原体肺炎的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针对高危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老人、儿童),应进一步增强体质,如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加营养摄入,特别是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此外,接种疫苗也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尽管目前尚无特异性肺炎支原体疫苗,但常规疫苗接种可降低肺部疾病的发生率,间接减少支原体肺炎的发病风险。
总之,支原体肺炎虽然是一种可防可治的肺部感染性疾病,但其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小觑。重视早期症状,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是恢复健康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到防范未然,才能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引用文献
Kumar, S., Hammerschlag, M.R. "Acute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s".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17.
Waites, K.B., Xiao, L., Liu, Y., Balish, M.F., Atkinson, T.P. "Mycoplasma pneumoniae from the Respiratory Tract and Beyond". 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