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荨麻疹:引发全身“风团”与瘙痒的罪魁祸首
急诊医学是一门需要迅速反应和精准判断的医学领域。想象一下,一个深夜,患者突然出现全身风团并伴随着瘙痒,来到了急诊科。这究竟是什么病?又应该如何处理呢?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将揭示急性荨麻疹的“真面目”,并聊聊预防和治疗的要点。
先来了解一下患者的具体情况:一名39岁男性出现了全身风团,伴随着明显的瘙痒症状,并在急诊就诊时进行了诊断。这些风团到底是什么?又是怎么引起的呢?我们马上来一探究竟。
急性荨麻疹:风团的真正元凶
当我们谈到“风团”时,实际上是在描述一种皮肤表面的突起,这些突起通常伴有发红和瘙痒感。急性荨麻疹是风团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一种由于过敏反应引起的皮肤病变。
急性荨麻疹是由各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感染等等。当某些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异常反应,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从而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导致液体渗出皮肤形成风团,并引发瘙痒。
根据医学文献,急性荨麻疹不仅仅会影响表皮,还可能导致深部组织水肿,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喉头水肿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因此,对于急性荨麻疹的理解与重视非常重要。
治疗急性荨麻疹:从根本上缓解症状
治疗急性荨麻疹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并去除过敏原。但是,由于急性荨麻疹的发作通常迅速,很多时候找不到明确的过敏原,此时我们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缓解症状。
治疗急性荨麻疹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是治疗的基础,通过阻断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可以迅速缓解瘙痒、红肿等症状。此外,糖皮质激素在急性发作时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症状,但需慎重使用,避免长期使用引发副作用。
预防急性荨麻疹:防患于未然
急性荨麻疹虽然来去匆匆,但做好预防工作依然至关重要。尤其对于那些容易过敏的人群,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已知的过敏原,例如某些食物、药物、尘螨、花粉等。如果过敏源不明确,可以通过过敏原检测来确定。
保持皮肤清洁和湿润,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或化妆品。
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免疫力,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
在发生过敏反应时,及时服用医嘱的抗组胺药物,避免抓挠,以防感染。
急性荨麻疹尽管常见,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切忌忽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发现症状及时就诊,都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步骤。
通过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预防,我们可以大大降低急性荨麻疹对生活的影响,让自己免受其扰。
引用文献
中文译文基础上,原文作者及信息为例参考,如:Schocket AL. "Chronic urticaria: pathophysiology and etiology, or the what and why." Allergy and Asthma Proceedings. 2006;27(2):90-95.
防止荨麻疹,J.G. Lin, J. W. Su, Y. D. Huang,《台湾卫生学报》,2014
荨麻疹的诊断和治疗,P. M. Horn, B. D. Lee,《皮肤炎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