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脊髓肿瘤,听上去就让人有些不寒而栗。最近,一位来自四川的52岁女性患者由于右上肢麻木1年以上,走路不稳10个月,前往医院诊治,最终被确诊为颈髓髓内的脊髓肿瘤。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脊髓肿瘤的危害、治疗及预防。
脊髓肿瘤,是生长在脊髓或其周围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根据位置,脊髓肿瘤主要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下肿瘤和硬膜外肿瘤。不同类型的脊髓肿瘤会对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伤,甚至影响生命。
根据该患者的症状—右上肢麻木、走路不稳、下肢无力,可以推测,她可能具体患有的是脊髓内肿瘤。这种肿瘤的位置在脊髓的实质内,最常见的是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
脊髓内肿瘤对脊髓功能的破坏不仅是机械压迫,还有化学和生物方面的改变,这使得患者病情进展迅速。麻木、无力这些症状初期可能不明显,但随着肿瘤的生长,神经受压迫的面积增加,导致了渐进性的肌肉无力、走路不稳,甚至严重时可能出现瘫痪。
这种疾病的威胁不仅在于其对神经功能的破坏,更在于早期症状的不明显,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脊髓肿瘤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由于其晚期诊断率高,治疗难度大、预后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
脊髓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通过手术切除肿瘤,减轻神经压迫,缓解症状。对于位于脊髓内的肿瘤,可以通过显微手术技术进行精细操作。
然而,不同类型的脊髓肿瘤对手术切除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星形细胞瘤的边界不清晰,手术难度较大, 而室管膜瘤相对容易切除。手术后,部分患者需要进行放疗、化疗等进一步治疗,以防止复发和转移。
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脊髓肿瘤的治疗中也展现出良好的效果。靶向治疗通过特异性靶向癌细胞的某些分子,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免疫治疗通过调节患者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
脊髓肿瘤虽然凶险,但并非无法预防和控制。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接触放射线或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尤其是神经系统的相关检查,如MRI和CT。
另外,要注意生活习惯和饮食。避免长期不良姿势,尤其是长时间弯腰、低头等。平时多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提高免疫力。同时,饮食方面应多摄取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减少油腻、辛辣等刺激性的食物。
总之,脊髓肿瘤的危害不可小觑,但依靠现代医学的进步,加上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和提高治疗效果。朋友们,如果出现持续不适症状,不要犹豫,赶紧去医院检查。早治疗,早康复,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引用文献:
《脊髓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治疗进展》,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8,王洁
《脊髓内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9,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