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患者为何步履蹒跚?—揭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前因后果!
气温微凉的四平市,75岁的王先生总是步履蹒跚。最近,他的腿部疼痛和麻木感愈发明显,这让他的家人感到十分担忧。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王先生被确诊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一诊断让很多人都云里雾里,腿痛竟然和动脉堵塞有关!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揭开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神秘面纱。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主要影响到下肢的动脉。统计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15%-20%都有不同程度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更是上升到30%以上。因此,了解这一疾病的症状、形成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魔爪”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通俗地说,就是动脉内壁因脂肪、胆固醇等物质沉积而逐渐变窄,进而阻碍血流。这类似于水管内壁长期积累的水垢,逐渐堵塞了水流,最终可能导致水管完全堵死。这一过程中,动脉内膜会越来越厚,形成斑块,甚至合并血栓,导致动脉瘤形成。
王先生的检查报告显示,他的左侧下肢动脉中膜不均匀增厚,伴有多发斑块,部分动脉段完全闭塞或接近闭塞。这些都是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典型表现。斑块的形成可能导致动脉血流的急剧减少,病人常常感到腿部无力、麻木、疼痛,甚至严重影响日常行走。
别小看这些症状—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险恶
动脉硬化闭塞症不仅影响病人的行动能力,更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动脉血液供给受限,组织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久而久之可能导致组织坏死,甚至需要截肢治疗。尤其在老年人中,随之而来的感染风险和康复难度更是雪上加霜。
2018年发表于《循环》杂志的一项研究指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有10%-20%在诊断后5年内因相关并发症致死。此外,病例随访研究发现,严重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这表明动脉硬化闭塞症不仅是局部问题,更是全身血管健康的警示信号。
如何对抗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从药物治疗到手术干预,方法多样。常见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改善血液循环药物(如前列地尔注射液)和降脂药物(如瑞舒伐他汀钙片),这些药物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血流。
对于严重病例,介入治疗或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介入治疗通常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狭窄的动脉撑开,从而恢复血流。此外,传统的外科手术,如旁路移植术和动脉内膜切除术,也在一些复杂病例中应用。
如何预防动脉硬化闭塞症
预防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需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尤其是高危人群。首先,坚持健康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蔬果。其次,戒烟限酒,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第三,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氧运动。
对于已有动脉硬化风险的人群,定期体检尤为重要。通过早期筛查,如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在症状明显前发现动脉硬化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此外,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血脂,这些都是动脉硬化的重要诱因。
突破性的未来医学
在对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方面,医学界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正在尝试中。比如,干细胞研究显示出修复受损血管组织的潜力,有望在未来为动脉硬化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十分关键。患病并不意味着失去希望,相反,通过积极治疗和良好护理,许多患者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患者家属应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陪伴患者度过每一个艰难的时刻,共同面对挑战。
- Hiatt WR, Goldstone J, Smith SC Jr, et al. Atherosclerotic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Symposium II: Lower-Extremity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Getting to the Heart of the Matter. Circulation. 2008;118(25):2826-9
- Norgren L, Hiatt WR, Dormandy JA, et al. Inter-Society Consensu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TASC II). J Vasc Surg. 2007;45(1):S5-S67
- Criqui MH, Aboyans V. Epidemiology of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Research. 2015;116(9):1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