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腹股沟疝是成年人常见的腹部疾病,尤其在50岁以上的男性中更为普遍。对许多人来说,这个病名或许陌生,但它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健康威胁。让我们通过具体病例了解什么是腹股沟疝,以及为什么必要时应该进行修补手术。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容物通过腹股沟管突出,形成一个可见或可触及的突起。如果疝气不能自行回复,也可能引发疼痛和不适,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腹股沟疝主要分为直接疝和间接疝,但两者的本质都是腹腔内的内容物经过腹壁的薄弱处突出。直疝通常发生在老年男性,是由于腹壁薄弱引起的。而间接疝多见于年轻人甚至儿童,通常与先天性因素有关。
这种疾病发病的确切原因尚不完全明确,但一些研究表明,长期的腹内高压可能是主要诱因。例如,长时间的重体力劳动、反复咳嗽、便秘使得腹部压力增加,导致腹壁在压力下发生疝气。此外,腹壁的薄弱也容易在老年人中形成疝气。
腹股沟疝最显著的危害在于它可能导致内容物被卡住,医学上称为嵌顿疝和绞窄疝。一旦发生绞窄疝,疝内容物的血供受阻,可能导致坏死,甚至危及生命。除此之外,疝气还会导致局部疼痛,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一项发表于《Hernia》期刊的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腹股沟疝有15-20%的概率会转变为绞窄疝,需紧急手术修复。因此,及时就诊并采取适当治疗至关重要。
对于大多数腹股沟疝患者,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根据病情的不同,手术方式可以选择开腹或腹腔镜手术。两者各有优势,具体选择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篇文章指出,腹腔镜手术因其微创性和较快速的康复时间,在近年来逐渐受到广泛应用。通过小切口,医生可在电视监视器下进行精准操作,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除了传统的疝气修补术,现代还引入了补片修补,如经腹膜前腹股沟疝补片修补术(TAPP)。这种方法通过在疝环处放置补片,增强腹壁强度,防止再次复发。
预防腹股沟疝,需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入手。对于高危人群如老年男性,应特别注意避免提重物,防止增加腹内压力。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便秘和长期咳嗽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项研究指出,适度的锻炼可以增强腹壁肌肉,提高抵抗疝气的风险。助推腹壁强度的运动如平板支撑、仰卧起坐等,值得大家坚持进行。
面对腹股沟疝,及早诊断治疗固然重要,但患者也需调整好心态。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可以让患者更好地接受治疗并配合医生。
同时,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关爱。术后康复期,家属的陪伴和支持非常重要,有助于患者迅速恢复,避免心理负担。
引用文献
Srivastava, A., & Kumar, A. (2020). 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 In Hernia Surgery (pp. 187-203). Springer.
Zendejas, B., Cook, D. A., Bingener, J., Huebner, M., & Johnson, J. K. (2011). Evidence-based review of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laparoscopic intra-abdominal adhes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Surgery, 201(4), 513-522.
Inguinal Hernia: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2022).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7(27), 2498-2506.
Hernia Surgery and Its Repair via Laparoscopy: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Hernia, 24(6), 1593-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