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腹主动脉瘤是一种常见但却潜在致命的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普遍。然而,许多人对这种疾病知之甚少,导致病情往往在未被及时发现和治疗的情况下恶化。本文将通过详细的科普,揭示腹主动脉瘤的成因、危害、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一健康威胁。
腹主动脉瘤(AAA)是一种主动脉局部扩张,通常发生在大动脉的最重要部分——腹主动脉。这种扩张的形成多源于动脉壁的强烈受力,导致动脉壁变薄并逐渐膨胀。数据显示,腹主动脉瘤的年发病率为100-130例每10万人口,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出约6倍。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早期腹主动脉瘤未引起明显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动脉壁的脆弱部位可能会破裂,导致内部大出血,危及生命。
腹主动脉瘤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遗传因素。高血压使动脉壁承受的压力增加,从而导致其弹性下降、壁厚增加,最终形成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则由于动脉内膜脂质沉积,产生动脉硬化,使动脉失去弹性,最终弱化动脉壁,也容易形成动脉瘤。此外,家族中有腹主动脉瘤病史的人,患病风险也相对增加。
腹主动脉瘤的危害在于其突发性和高致命性。据《柳叶刀》报告,未破裂的腹主动脉瘤死亡率约5%-10%,但一旦破裂,患者在到达医院前死亡率高达50%,即便及时接受手术治疗,术后死亡率仍高达40%-70%。破裂的动脉瘤可引起腹腔内及背部剧烈疼痛,休克、低血压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心脏骤停等并发症。
对于腹主动脉瘤的治疗,医疗界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在早期或小于直径5厘米的瘤体,药物治疗常用于控制高血压、降低血脂等,以便延缓动脉瘤的进展。常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降脂药。
预防腹主动脉瘤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定期体检,特别是超过65岁的男性和有家族病史者应每3-5年进行一次腹部B超检查,这是早期发现腹主动脉瘤的有效手段。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和饮酒。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品,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合理体重。定期进行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
文章全面总结了腹主动脉瘤的危害、治疗和预防措施,强调患者应积极面对病情并及时就诊,争取早期确诊以进行有效治疗。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有益的知识,加强对自身健康的关注。
未来的医学技术,包括基因治疗、干细胞疗法等,在动脉瘤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例如,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复导致动脉瘤的基因突变;干细胞疗法则可用以重建和修复受损的动脉壁组织。这些新技术有望有效降低动脉瘤的发生率及复发率。
当下如果确诊罹患腹主动脉瘤,患者首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必过分恐慌,遵从医嘱,按照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心理上的积极调整对于疾病的康复也同等重要。
家属对患者的支持也至关重要。首先,鼓励患者进行定期体检,特别是超声检查以监测动脉瘤的变化。其次,帮助患者改掉不良生活习惯,如劝导其戒烟限酒。同时,家属应对疾病有一定了解,当患者出现腹痛、晕厥等症状时,能迅速反应,及时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