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的心脏被比作一座精密的机关,那么其上的瓣膜就是十分关键的“阀门”。这些瓣膜的正常功能有助于推动血液在正确的方向流动。然而,当这些“阀门”功能失调,可能会影响到血液循环系统,甚至危及生命。我们今天就从一例心脏超声检查开始,为大家揭开风湿性心脏病与瓣膜病变的常识和防治要点。
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患者的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存在严重的功能异常。具体表现为二尖瓣狭窄和关闭不全,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和中度狭窄;心腔扩大伴有心功能不全,肺动脉压力升高。此外,心脏功能指标如二尖瓣瓣口面积缩小至不到正常参考值下限,提示血流通过障碍明显。这些均属于心脏瓣膜病变的典型表现,进一步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病累及双瓣膜。
什么是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变如何影响健康?
风湿性心脏病是心脏瓣膜病变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曾经患有急性风湿热的患者中更加常见。这种疾病诱发免疫反应,导致心瓣膜变形、变厚甚至黏连,从而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泵血功能。简单说,这些“阀门”变形后,可能会出现两种问题:一是“狭窄”,即瓣膜开启不全,血液流动受阻;二是“关闭不全”,即瓣膜闭合不严,血液出现反流。多数患者可能同时存在这两种异常。
长期的瓣膜功能不全会导致血液动力学受损,引发心脏结构的改变。例如,二尖瓣狭窄会增加左心房的压力,从而导致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影响右心功能。而主动脉瓣疾病则会显著妨碍全身血液供应,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虚弱无力,甚至晕厥。更严重时,这些问题会发展成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如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和相关瓣膜问题?
对于风湿性心脏病累及瓣膜的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于尽快恢复瓣膜功能和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对于轻度病变的病例,只需通过药物控制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然而,对中重度瓣膜疾病的患者来说,手术干预是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现代医学为患者提供了两种主要的瓣膜手术选择:瓣膜修复术和瓣膜置换术。修复术通常用于未发生严重钙化或者变形的瓣膜,以保留患者自身的瓣膜为主。而置换术则是将损坏的瓣膜替换为机械瓣或生物瓣,其中机械瓣使用寿命更长但需要长期抗凝治疗,生物瓣虽然抗凝需求相对较低,但可能存在耐久性上的不足。
术后,为了维持正常心功能,还可能需要辅助植入起搏器,或者控制肺动脉压力的药物治疗。此外,对于心律不齐特别明显的患者,有些情况下会配合射频消融术以控制心房颤动的风险。
风湿性心脏病的预防方法与健康管理建议
从疾病源头上看,风湿性心脏病可归因于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急性风湿热。因此,做好其源头的预防是保护心脏功能的重要一步。例如,对于儿童或青少年出现的链球菌感染(如反复咽喉炎),家长应特别引起重视并遵医嘱进行规范抗生素治疗,降低风湿热复发的风险。
对于已经确诊慢性风湿性心脏病的患者,需要按医嘱定期随诊以评估病情的发展,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预防细菌性心内膜炎是瓣膜病患者的重要任务,术前的抗感染措施必须充分遵守医生遗嘱。
在日常生活中,购买健康保险或医疗保险,减轻可能的经济负担是长期肢体上保健的必要措施。同时,通过健康饮食保持健康体重以及坚持适量运动,利于血液循环。如果患者已经存在高血压或心衰相关症状,日常应减少盐分摄取并管理好高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
结语:注意症状与及早诊断是关键
风湿性心脏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心脏健康,而它的早期症状却往往被忽视。气短、心慌、心律异常、劳累后胸闷等症状都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我们呼吁大家在出现上述不适时及时就医,通过心脏超声等无创检查确认心脏功能状态。
记住,及早诊断、规范治疗和科学预防不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可以显著延长生命。健康的“心门”,需要我们每个人主动为自己关爱和呵护。
最后,愿每一位患者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病情,同时相信医学的力量,争取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