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使皮肤持续瘙痒和出现红斑的疾病,李老先生已经饱受这种病痛的折磨长达5年。虽然这一疾病听起来并不严重,但它严重影响了李老先生的生活质量。针对这种病情,医生开出了多种药物进行治疗,包括丹参酮胶囊、维胺酯胶囊、枸地氯雷他定胶囊和吡美莫司乳膏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慢性荨麻疹的可能原因、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帮助类似病例的患者和高危人群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以反复发作的风疹块、瘙痒为特征的皮肤病。风疹块通常会在24小时内消退,但可能反复出现,持续超过6周以上即称为“慢性”。这种疾病的病因复杂,涉及免疫、感染、环境因素等多方面。
在研究中,一些免疫学者指出,慢性荨麻疹与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有关。具体来说,这种病涉及免疫球蛋白E(IgE)与肥大细胞的过度激活,导致组胺等炎性物质释放,从而引发皮肤瘙痒和红斑。这种激活过程通常受到内部或外部刺激,如某些食物、药物、压力或感染等的诱导。
治疗慢性荨麻疹主要以缓解症状为目标,因此,抗组胺药物通常是首选。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与组胺受体的结合,减少皮肤症状的发生。根据最新的研究,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因其副作用较少,成为慢性荨麻疹慢性治疗的主流。
除此之外,对于症状较为严重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如李老先生,还可能会使用免疫调节药物。这类药物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达到减轻症状的效果。近年来,新型生物制剂也被用于治疗难治性慢性荨麻疹,通过直接抑制IgE或其受体,大大提高了疗效。
慢性荨麻疹的预防重点在于尽量避免已知的触发因素。对于已知过敏原的患者,避免接触这些物质是预防发作的关键。此外,保持皮肤卫生、避免搔抓,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和保持心情愉快,都有助于减少症状的发作。
对于高危人群,如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老年人群、过敏体质者,日常须格外注意。例如,老年人可以通过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免疫力,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过度波动。
总之,慢慢了解和实施这些预防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慢性荨麻疹的发作频率,大大提高生活质量。面对此病,患者切勿灰心,应积极就诊接受专业医疗指导,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引用文献
Satoh, T., & Yokozeki, H. (2019).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Urticaria. Allergology International, 68(4), 435-442.
Powell, R. J., Leech, S. C., Till, S., Huber, P. A., Nasser, S. M., & Clark, A. T. (2015). BSACI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and angioedema. Clinical & Experimental Allergy, 45(3), 547-565.
Kaplan, A. P. (2014). What the first 10,0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urticaria have taught me: a personal journey.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33(3), 602-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