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期门诊病例报告,一名来自四川省成都市的41岁女性患者初诊时主诉全身瘙痒,抓后起红斑已持续三个月。临床诊断结果为慢性荨麻疹,已开具抗过敏药物处方并建议进行进一步血液检测,包括总免疫球蛋白E(IgE)的水平测定。
正常情况下,总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应在0.2 - 3.9 μg/mL 范围内,而血细胞分析的各项指标也应处于健康范围内。但在该患者的检测结果中,IgE水平和某些血细胞指标可能存在偏高的情况,这些异常很可能与慢性荨麻疹相关。
慢性荨麻疹:你不可忽视的皮肤问题
慢性荨麻疹,又称慢性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它的产生常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有关系。当我们的免疫系统受到某些物质刺激,如花粉、食物或者药物等,便会误伤自体组织,引发皮肤红肿、瘙痒。
慢性荨麻疹不仅造成皮肤上红斑、瘙痒的症状,如果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发心理问题。据《中华皮肤科杂志》所述,慢性荨麻疹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法
首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核心是尽可能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并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瘙痒和红肿。抗组胺药物通过阻断组胺的作用,能够有效缓解荨麻疹的症状。除此之外,医生还可能建议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以达到抑制免疫反应的效果。
近年来,关于慢性荨麻疹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入。一项发表于《国际皮肤病期刊》的研究指出,某些生物制剂在控制慢性荨麻疹症状上也显示出较好的效果。这些生物制剂主要通过抑制某些特定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如何预防慢性荨麻疹?
对于慢性荨麻疹的高危人群而言,预防疾病的发生尤为重要。首先,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如保持均衡饮食、作息规律和适量运动,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避免已知过敏原也是避免发病的关键,过敏原的管理应包括食物过敏原、环境过敏原等多方面。
另外,在季节变化或高发期,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皮肤过度刺激。家居环境应保持清洁,避免尘螨滋生。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人群,更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提早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就医。
总之,慢性荨麻疹虽然不是致命的疾病,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不可忽视。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有效预防,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慢性荨麻疹的治疗进展》,中华皮肤科杂志,2020年,作者:王晓明,李莉,张伟。
《生物制剂在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国际皮肤病期刊,2022年,作者:陈强,刘敏,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