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的田先生近日因全身出现风团并伴有瘙痒而倍感烦恼,于是到医院就诊,最终确诊为急性荨麻疹。这一突如其来的病情不仅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也引发了我们对荨麻疹的关注。那么,究竟什么是急性荨麻疹?它为何会发生,我们又该如何防治呢?
荨麻疹,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实际上,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突然出现红肿、发痒甚至痛苦的风团。荨麻疹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中急性荨麻疹在短时间内病程较快,症状明显,往往需要迅速的诊断和治疗。
急性荨麻疹为何来得如此迅猛?
急性荨麻疹通常在接触了某些过敏原后迅速发病,例如食物、药物、昆虫叮咬或者环境因素等。当免疫系统受到这些过敏原刺激后,身体会迅速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组胺,从而导致血管扩张和液体渗出,进而形成风团和瘙痒。
组胺在急性荨麻疹中的作用是关键。组胺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的氨基酸衍生物,它在免疫和过敏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组胺能够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使血浆渗入皮肤组织,形成风团。除此之外,组胺还会刺激皮肤内的神经末梢,造成剧烈的瘙痒感。
如何治疗急性荨麻疹?
急性荨麻疹的治疗重点在于消除症状和避免再次接触过敏原。抗组胺药物是最常见的治疗选择,能够有效缓解瘙痒和风团。田先生在就诊时,医生给他开具了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和依巴斯汀片,这两种药物均属于抗组胺药,可以通过阻断组胺与其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在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例如,饮食中应避免进食可能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坚果等),注意室内清洁,避免尘螨和花粉等过敏原的侵袭。对于药物引起的过敏,患者应详细告知医生过往药物过敏史,以便医生对其进行个体化的药物选择。
预防急性荨麻疹的日常措施
作为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急性荨麻疹的预防在于了解和避免接触过敏原。对于高危人群,如有过敏史或家族中过敏体质的个体,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易引发过敏的食物,如海鲜、鸡蛋、坚果等。多食用新鲜蔬果,增强免疫力。其次,避免突发的环境变化。温度骤变、情绪波动等都会影响免疫系统,增加过敏反应的风险。最后,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定期清洁居住环境,减少过敏原的积累。
此外,一旦出现荨麻疹的症状,不要惊慌,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并给出专业的治疗建议。
未来展望:荨麻疹的前沿治疗技术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荨麻疹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进步。目前,除传统的抗组胺药物外,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生物制剂,如抗IgE抗体等。抗IgE抗体通过中和机体内的IgE,减少其对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激活,从而显著减轻过敏反应。这种生物制剂已在部分难治性荨麻疹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
除了药物治疗,研究人员也在探索一些非药物的治疗方法。例如,特异性免疫治疗(SIT)通过逐渐给予患者微量的过敏原,以达到减少过敏反应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SIT已被应用于一些食物过敏和花粉过敏的患者,并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面对急性荨麻疹的挑战,患者及其家属应保持积极的态度。虽然急性荨麻疹的症状可能让人感到不适和困扰,但正确的治疗和合理的日常管理能够有效缓解其症状。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复诊,避免病情反复。
家属在照顾患者时,应给予支持和理解,帮助患者避免接触过敏原,提醒其按时服药,并陪伴患者就诊,共同面对病情。此外,家属还应学习一些急性荨麻疹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以便在患者出现症状时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引用文献
王芳, 李晓霞. 荨麻疹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 34(2): 155-159.
陈伟, 马晓莉. 抗组胺药在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J]. 现代医学, 2019, 47(6): 650-654.
张莉, 孙红. 急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探讨[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 11(3): 240-245.
赵丽娜. 抗IgE抗体在难治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J]. 临床药学杂志, 2021, 29(4): 30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