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易察觉的健康问题,悄悄威胁着我们的生命安全。今天我们要聊的就是这样一个潜在的“隐匿杀手”——颈动脉狭窄。这种情况通常出现在中老年人群,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包括中风、心脏病等。通过了解颈动脉狭窄的相关知识,及早发现和预防,将有助于我们维护自己的健康。
颈动脉是供应我们大脑血液的重要通道,当颈动脉发生狭窄时,会直接影响大脑的血供,造成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在中国,每年约有数百万人因为颈动脉狭窄而饱受病痛折磨。根据相关研究,60岁以上人群中大约有10%-2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颈动脉狭窄 [1]。如今,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颈动脉狭窄的检测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极大改进,但公众对其认识和重视度仍需提高。
颈动脉狭窄——认识这一隐匿威胁
颈动脉狭窄是指颈动脉内腔因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变窄,导致血液流通受阻。根据目前的医学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颈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等物质在动脉壁上堆积,形成斑块,使得动脉管腔逐渐变窄,血液流通不畅,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的一项研究显示,颈动脉狭窄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病例的10%-20% [2]。此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也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重要因素,对这些高危因素的控制是预防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关注科学治疗
颈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三大类。对于轻度狭窄的患者,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如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此外,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也可以防止血栓形成,减少中风风险。
对于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则是更为有效的措施。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作为一种常见的手术方法,通过清除动脉内的斑块,可以显著改善血液流通。近年来,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也逐渐受到了关注。其通过植入支架撑开狭窄的动脉,大大提高了治疗效果 [3]。
预防颈动脉狭窄——健康生活从现在开始
预防颈动脉狭窄,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控制高危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中老年人群及高危人群,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为重要。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及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饮食方面,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以及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类。此外,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适当锻炼也是预防颈动脉狭窄的重要措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每周应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最新医疗科技——颈动脉狭窄治疗的新展望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发展。目前,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新兴技术开始应用于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显示出良好的前景。例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可以调控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基因表现,从根本上逆转疾病进程。
此外,近年来人工智能(AI)技术也开始应用于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与治疗。通过分析大量患者数据,AI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地判断狭窄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新技术将进一步提高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效果,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对于已经确诊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家属也应给予充分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颈动脉狭窄虽然是一种威胁严重的疾病,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是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并远离危险的。
引用文献
Muller, F., Lohnstein, P., & Meinertz, T. (2021).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nd Stroke - Insights into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and Psychiatry.
Anderson, T. J., & Brown, C. M. (2019).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its Association with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Elderly. American Heart Journal.
Chaudhury, N., Stegmayr, B., & Asplund, K. (2020). A Review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and Surgical Techniques. Journal of Vascular 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