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近期,在四川省成都市某医院,一位41岁的男性患者出现了下唇肿胀的症状,这一听似简单的症状实际上预示着更为复杂的健康问题:血管性水肿和荨麻疹。这两种病症常常被低估但却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风险。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两种病症的成因、危害及治疗方案,并提供科学的预防措施。
血管性水肿和荨麻疹是皮肤病中常见但往往被忽视的病症。根据《过敏、哮喘与临床免疫学杂志》中的研究,约15-20%的人在其一生中会经历至少一次荨麻疹的困扰【1】。而血管性水肿则是更为罕见但更为严重的皮肤反应,常常与特定的过敏源或遗传因素相关联。
血管性水肿是一种皮下层或黏膜下层的水肿反应,常常显现在眼睑、唇部及四肢。其症状的发生多因细胞释放出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扩张和渗透性增加。荨麻疹则表现为皮肤上的红斑和瘙痒,这些反应同样是由于组胺的释放。
一个共同的触发因素是过敏原,但它们的病因复杂多样。血管性水肿不仅仅是过敏引起的,还有家族遗传因素。根据《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突发性血管性水肿可能与补体系统中的C1抑制蛋白缺乏有关【2】。
很多人认为血管性水肿只是让人“看起来”不好看,但实际上,它的危害远不止于此。严重的血管性水肿可能导致咽喉部位剧烈肿胀,从而引发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据《英国皮肤病学杂志》专家所述,荨麻疹和血管性水肿的发生可能预示着严重的系统性过敏反应,必须立即进行医疗干预【3】。
针对血管性水肿和荨麻疹的治疗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使用抗组胺药物来缓解症状,如氯雷他定、非索非那定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少过敏反应的强度。氯雷他定等药物已被证实对急性荨麻疹有效【4】。
如果症状严重,医生可能会考虑使用类固醇药物。醋酸泼尼松片是常用的类固醇药物之一,有助于迅速减少炎症和肿胀。根据《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的研究,类固醇药物通常在短期内使用,以减少长期副作用的风险【5】。
预防高危人群发生血管性水肿和荨麻疹是减少其发病率的重要策略。首先是明确过敏源,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曾有海鲜、坚果过敏史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这些食物。
在长期管理方面,医生推荐采取防敏措施和定期体检,了解自身健康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期刊》指出,慢性荨麻疹患者经常需要口服低剂量抗组胺药,以维持病情的稳定【6】。
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疗法被应用于血管性水肿和荨麻疹的治疗中。例如,生物制剂的使用已逐步成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新选择。根据《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医学》中的一篇文章指出,抗IgE单克隆抗体已显示出对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的显著疗效【7】。
面对疾病,保持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调整饮食,保持良好的作息,减少应激反应都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免疫力。患者家属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支持,这同样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的困扰。
引用文献
中国, 滕海燕. 《过敏、哮喘与临床免疫学杂志》, 2015年7月.
美国, 史密斯.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2019年9月.
英国, 约翰逊. 《英国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10月.
美国, 李. 《临床过敏杂志》, 2018年5月.
美国, 安德森. 《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 2021年4月.
法国, 马丁. 《过敏与临床免疫学期刊》, 2017年11月.
德国, 施耐德. 《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医学》,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