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你的医生。本期视频我们来聊聊很多人都可能听说过的疾病,慢性胃炎。这个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但它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可是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远。
慢性胃炎实际上是指胃壁的黏膜长期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这种状态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比如生活饮食不规律、长期吸烟酗酒、压力大等。它并不是一下子发作的,而是慢慢积累起来的,所以很多人会忽略它的早期症状。
今天我们就有一位54岁的患者,他的症状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临床上,这类患者常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不规律的腹胀、嗳气甚至反酸。这些症状虽然不是很剧烈,但长期存在会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胃炎在西医学上有非常明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经过体检和辅助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西医通常会建议服用一些药物,比如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以缓解症状和促进胃黏膜修复。
在中医的视角下,这位患者的症状被诊断为“胃络痛”,并且具体辩证为“肝胃气滞证”。中医认为,这类症状多数是由于情志不畅、肝胃不和所导致。因此,中医的治疗重点在于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为此,我们给出了一些中药处方,其中包含了兰索拉唑胶囊、瑞健胶囊和荜铃胃痛颗粒,这些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症状。此外,建议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当然,除药物治疗外,生活中的自我调养也非常重要。首先,饮食要规律,避免过饱或长期空腹。其次,适量运动能够帮助消化,减轻胃部负担。同时,要保持心情愉快,减少压力,这对于胃的健康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慢性胃炎如果长期不愈,很可能会引起更严重的胃病,甚至发展成胃癌。希望大家多加关注自己的胃部健康,有任何不适要及时就医。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如果觉得有用,别忘了点赞、分享,让更多人了解胃部健康的重要性。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