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产褥中暑

产褥中暑

就诊科室:
产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产褥中暑是指在产褥期因高温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引起中枢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的急性热病。表现为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和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本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处理不当可遗留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

病因

  当外界气温超过35℃时,机体靠汗液蒸发散热。而汗液蒸发需要空气流通才能实现。但旧风俗习惯怕产妇“受风”而要求关门闭窗,产妇深居室内,包头盖被,穿长袖衣、长裤,紧扎袖口、裤脚,使居室和身体小环境处在高温、高湿状态,严重影响产妇出汗散热,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而出现高热、意识丧失和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当人体处于超过散热机制能力的极度热负荷时,因体内热积蓄过度而引起高热,发生中暑。

症状

  常见症状:中暑、热痉挛、热衰竭、产后发热、产后自汗盗汗、产后口渴、呼吸急促、产褥期谵妄状态、面色潮红

  1.中暑先兆

  发病急骤,发病前有短暂的先兆症状称中暑先兆。出现口渴、多汗、心悸、恶心、胸闷、四肢无力。

  2.轻度中暑

  中暑先兆未能得到及时处理,产妇体温开始升高,随后出现面色潮红、胸闷、脉搏增快、呼吸急促、口渴,痱子布满全身。

  3.重度中暑

  产妇体温高达41℃~42℃,呈稽留热型,可出现谵妄、抽搐、昏迷。面色苍白,呼吸急促,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皮肤干燥无汗,瞳孔缩小,反射减弱。若不及时抢救,数小时内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检查

  检查项目:产褥期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无机元素检测。

  3、心血管检查。

  4、CT检查。

  5、血液气体及酸碱平衡指标的检测。

鉴别

  从发病季节、患者家居环境、产妇衣着以及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产褥中暑,但需与产后子痫、产褥感染败血症相鉴别。产褥感染时可以发生产褥中暑,产褥中暑患者又可并发产褥感染。

并发症

  (一)脑水肿意识障碍,昏迷常是中暑就诊时的主要症状之一,重症中暑对脑的病理改变为充血,水肿和出血(融合的,弥散的或为瘀点).脑水肿在意识清或意识障碍浅的情况下,临床表现为颅内高压征,头痛,常进行性加重,后期头痛剧烈,呕吐多与头痛伴发,可呈喷射状,呕吐后头痛可暂减轻;视乳头水肿,眼底静脉瘀血,搏动消失,视网膜水肿,渗出,出血等变化.

  (二)心力衰竭

  (三)呼吸衰竭

  (四)急性肾功能衰竭重症中暑的肾脏损害,病理改变为肾脏充血伴有囊下,肾盂,肾间质的出血.临床表现尿量少,尿常规中有蛋白,透明管型和颗粒性管型,脓细胞和红细胞。休克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休克对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影响极大,尤其是老年患者.中暑患者休克的发生与脑水肿,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感染及低血容量等多方面因素相关.相反,休克亦加重各脏器功能的损伤及衰竭。

预防

  产妇在高温闷热的环境中,体内余热不能及时散发所引起的中枢神经性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称为产褥中暑。产褥中暑之所以多见主要是由于旧风俗、旧习惯的影响,产妇生产后,关门闭户,禁掮扇、禁沐浴,盛夏季节亦不例外,更甚者,有发热症状时,不问原因用衣被严加覆盖,强行出汗,捂得产妇中暑。因此,应加强卫生宣教工作,普及卫生知识,破旧立新,移风易俗做好预防工作。

  1.做好产褥期卫生宣教,破除旧风俗、旧习惯,提高产褥期卫生常识水平。

  2.产后室内应注意通风休息,夏季的衣着不宜过多,以舒适为度,被褥不宜过厚。可用电风扇、空调等调节室内温度,但应避免对流风。

  4.产妇应多饮水,多进饮料,多吃新鲜水果。

  5.如有发热症状,应及早就医,不要擅自强行发汗。

治疗

  1.如有中暑先兆,立即将产妇移至凉爽通风处,解开衣服,多喝凉开水或盐开水,使其安静休息。

  2.轻度中暑者,除上述处理外,适度应用仁丹、十滴水内服,涂擦清凉油,体温上升者可采用物理降温如置冰袋、电扇或给予解热药物退热。

  3.重度中暑时,迅速将患者移至通风处,用冰水或冰水加酒精全身擦浴,在头、颈、腋下、腹股沟浅表大血管分布区放置冰袋,并同时电扇吹风,应尽早、尽快送往医院进一步抢救。

  4.治疗原则: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气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酸中毒和休克,补充水分及氯化钠。首先应将患者置于阴凉、通风处,用冷水、乙醇等擦浴,快速物理降温。按摩四肢,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已发生循环衰竭者慎用物理降温,以避免血管收缩加重循环衰竭。重视纠正脑水肿,可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同时采用药物降温,用4℃葡萄糖盐水1000~1500ml静脉滴注。盐酸氯丙嗪加于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1~2小时滴完,4~6小时可重复一次。当血压下降时,停用盐酸氯丙嗪改用地塞米松。紧急时也可使用盐酸氯丙嗪加盐酸异丙嗪静脉滴注,体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处理。在降温的同时应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3000ml之间,并注意补充钾、钠盐。加强护理,注意体温、血压、心脏及肾脏情况。用地西泮、硫酸镁等抗惊厥、解痉。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出现心、脑、肾合并症时,应积极对症处理。心力衰竭用毛花甙丙等。呼吸衰竭用尼可刹米、洛贝林对症治疗。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饮食

  多吃营养全面、稀薄、易消化的食物,多食水果和蔬菜,多喝温开水,绿豆汤等。

  冬瓜薏米鸭

  冬瓜500克,薏米50克,鸭1只,油、盐、味精适量,冬瓜去皮切块,鸭宰后去毛、去肠脏,洗净切块,与薏米同放煲内,加清水适量,煲熟透,调味食用。

  荷叶茶

  鲜荷叶100克,蜂蜜适量,荷叶洗净切片,放煲内,煎汤去渣取汁,待凉入蜂蜜,代茶饮用。

  苦瓜茶 鲜苦瓜1条,绿茶5克。苦瓜去瓤切碎,与绿茶加水煎汤服。可连服数天。

  杨梅饮

  鲜杨梅500克,白糖50克。将杨梅洗净捣烂,与白糖搅匀,放瓦罐中,加盖(留少许空隙通气);7天后用纱布绞汁,将汁用煲煮沸,待冷装瓶备用。可常服食。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