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低所致贫血在内分泌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素能部分影响铁吸收,使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降低,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
(一)发病原因
甲状腺功能减低使患者发生黏液性水肿或呆小病,常合并轻度贫血。甲状腺功能减低产生原因有两种,一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多为慢性亚急性甲状腺炎引起,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甲状腺体萎缩、纤维化,丧失功能。二为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见于因甲状腺功能亢进用药物、放射性核素治疗或外科手术切除术后。
(二)发病机制
1.甲状腺素分泌减少能部分影响铁吸收。
2.甲状腺素减少导致造血组织代谢率降低、血浆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减低、组织耗氧量下降导致EPO分泌减少有关。此外,甲状腺激素有直接刺激血细胞生成作用,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来完成。在EPO存在条件下刺激肾上腺素能神经可刺激红系造血祖细胞造血。
3.有人报道甲状腺功能减低者可致恶性贫血发生率增加,并认为与其自身免疫功能造成胃黏膜萎缩,内因子缺乏有关。
4.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病常累及多个内分泌腺体和器官,如甲状腺、肾上腺、胃壁细胞、甲状旁腺,血中存在多种抗自身抗体,少数人可有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常见症状:心悸、贫血、便秘、乏力、畏寒、肌痛、上肢水肿、下肢水肿、面部水肿、健忘、表情淡漠、面色苍白
本病临床进展缓慢,常常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掩盖。病程中逐渐出现乏力、畏寒、肌痛、颜面与四肢水肿、健忘和智力减退,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一般均有便秘,有时甚至很严重。体检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毛发稀疏、皮肤干燥粗糙、鼻唇增厚,可有巨舌症,下肢可见非凹陷性水肿。 有甲状腺功能减低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症状、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
检查项目:抗球蛋白试验、骨髓象分析、心电图、大生化检查、B型超声波检查
据周围血红细胞形态可分三种类型,分别有各自实验室检查特点。
1.外周血 贫血多为轻~中度。一般血红蛋白不低于80~90g/L。网织红细胞减少。血涂片异形红细胞少见。但20%左右患者可见有棘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一般正常或轻度减少。
2.抗球蛋白试验 少数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者抗球蛋白试验可阳性。
3.骨髓象 增生轻度减低,铁动力学检查可见血清和红细胞内铁更新率轻度降低。红细胞生存时间正常,红细胞内血红蛋白A2量轻度减少。
根据病情症状,体征,可选择心电图、B超、X线、生化等检查。
应与其它疾病所致贫血相鉴别。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主要是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氏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铁丢失过多。根据各种症状,体征,发病特点等予以鉴别。
晚期可合并心脏扩大,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
心包积液的常见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1.感染性心包积液包括结核、病毒(柯萨奇、流感等病毒)、细菌(金葡菌、肺炎球菌、革兰阴性杆菌、霉菌等)、原虫(阿米巴)等;2.非感染心包积液包括肿瘤(尤其肺癌、乳腺癌、淋巴瘤、纵隔肿瘤等)、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心脏损伤或大血管破裂、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甲减、尿毒症、痛风等)、放射损伤、心肌梗死后积液等。
胸腔积液由于原发病、积液的性质和量的不同而不同,积液少量积液时可无阳性体征和无症状,中等量或大量时呼吸困难明显,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消失,积液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纵隔均移向健侧。
(1)供给足量蛋白质:每人每天蛋白质量至少超过20G,才能维持人体蛋白质平衡蛋,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每日约有3%蛋白质不断更新,甲减时小肠粘膜更新速度减慢,消化液分泌腺体受影响,酶活力下降,一般白蛋白下降,故应补充必需氨基酸,供给足量蛋白质,改善病情。 (2)纠正贫血,供给丰富维生素:有贫血者应补充富含铁质的饮食、补充维生素B12,如动物肝脏,必要时还要供给叶酸、肝制剂等。 (3)限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饮食:每日脂肪供给占总热量20%左右,并限制富含胆固醇的饮食。因为甲减病人往往有高脂血症,这在原发性甲减更明显,故应限制脂肪饮食。
(一)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采用甲状腺制剂替代疗法。可用左甲状腺素(T4)及碘赛罗宁(T3)。T4平均维持量为150~200μg/d,口服。T3平均维持量10~20μg/d,分2次或3次口服,如病情较重,可用25~75μg/d,分2次或3次口服,待病情好转再改维持量。贫血多在甲状腺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后3~6个月恢复正常水平,对于合并大细胞和小细胞贫血者,可分别再给予叶酸,维生素B12或铁剂。
(二)预后
甲低合并贫血一般不严重,经用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一般3~6个月,贫血可得到纠正,合并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时补充铁剂可减轻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