颞下颌关节强直(ankylosis of temporomandibular jiont)是指因器质性病变导致长期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者。可分为关节内强直和关节外强直。
颞颌关节强直最常见的原因是外伤,关节结构、肌肉及临近组织的创伤可引起出血和炎症,继尔发生的纤维和骨形成可造成永久性的运动受限。在出生时,创伤可以由产钳直接作用于关节区或产钳作用于下颌骨其他部分或臀产引起。随后发生的创伤同样可造成关节强直,经常是由于颏部遭受打击,间接形成关节创伤。关节外强直可由于下列因素引起:喙突创伤,颧骨凹陷性肌折,烧伤瘢痕,口腔癌烧灼治疗等。
感染造成的炎症是另外一种重要原因,颞颌关节原发性的感染很少见,感染多由临床区域扩散而来,如牙源性感染扩散引起,在这种情况下,关节外组织更容易受累。过去中耳炎常造成颞颌关节的慢性感染,然而自从抗生素应用以后,这种并发症已很少见了。可引起骨髓炎的微生物,经血流到达颞颌关节时可形成新的病灶,造成关节强直和生长停滞。
关节强直也可由于接受放射治疗百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造成关节强直。
常见症状:张口困难、 牙关紧闭 、进食困难
关节内强直
1.开口困难;
2.面下部发育障碍畸形;
3.合关系紊乱;
4.髁突活动减弱或消失;
5.X线检查显示髁突、关节窝和关节间隙影像模糊或消失。
关节外强直
1.开口困难;
2.口腔或颌面部瘢痕挛缩或缺损畸形;
3.髁突活动减弱或消失;
4.X线检查显示髁突、关节窝和关节间隙清晰可见。
检查项目:头颅平片 、颞下颌关节造影
如果没有髁突生长停滞或组织丢失,关节强直不会伴有面部非对称畸形。这时检查发现:在单侧不完全强直时,张口时颏部中线偏向患侧,这是因为对侧髁突下降或前行滑动,而患侧髁突相对不动造成的;用双手指放入外耳道或耳屏前,令病人张闭口,可检查到患侧髁突的动度明显减低或丧失。X线通常有阳性发现,如关节结构不清,髁突及关节间隙位置被较大的不规则X线不透光区所占据。
如果关节强直伴有生长停滞或组织缺失,则临床畸形明显。单侧病变时,在闭口位颏部中线偏向患侧;如病人能轻度张口,下颌偏向患侧的现象更为明显;患侧因升支短小而嚼肌显得比对侧丰满,角前切迹比对侧加深。双侧时显示颏部后缩明显,面下1/3短小,可检查到患侧髁突的动度明显减低或丧失。X显示的下颌骨畸形也很明显。髁突颈粗大,喙突增大增长,升支短小,增长的下颌角与加深的角前切迹形成明显对比。
因为关节内、外强直手术方式不同,故必须鉴别清楚是属于关节内强直、关节外强直还是混合型强直。
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患者由于下颌骨运动功能完全丧失,进食困难,仅借磨牙后间隙及牙间隙挤吸碎软食物,影响咀嚼功能,口腔清洁及机体发育,使下颌部发育畸形,咬合错乱,髁状突活动度消失等,都是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并发症。
本病所致开口困难,如病程较长,可致营养不良等;发生在幼年的关节强直会影响下颌骨发育,严重畸形者可伴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论何种类型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术后的复发问题一直是为众所关注,而尚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根据国内外资料来年,术后复发率幅度很大,约在10%~55%之间;真性与假性关节强直的复发率大致相仿;混合性强直的远期疗效更差一些。
关节内强直和关节外强直的治疗一般都须采用外科手术。在施行手术前,必须有正确的诊断。首先要确定是关节内强直、关节外强直或混合型强直;确定强直的性质是纤维性还是骨性;病变是单侧或双侧,以及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方能制定正确的手术计划。手术时应注意不能将患侧搞错,否则将给病员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根据病变范围、程度可选用局麻,如必须在全麻木手术,为了防止舌后坠发生窒息的危险,应采用清醒插管术;术后应在病员完全清醒后方可拔去气管插管。
饮食原则
颞下颌关节强直患病后在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很重要,颞下颌关节强直饮食忌吃生冷饮食,应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强直性脊柱炎饮食可捋黄芪、熟地、当归、枸杞子等药与肉等食物同煮来作为食疗(吃肉喝汤)等等。高纤维、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是强直患者的首选,食疗对于颞下颌关节强直的患者来说,尤为重要,颞下颌关节强直饮食可以去咨询营养师,搭配出最适合患者的饮食。
食疗方
食疗方一功效:具有湿肾壮阳,舒筋止痛的功效。
做法:鲜河虾500克,黄酒500克。将河虾洗净后浸于黄酒15分钟,捞起,隔水炖服,分次食用,黄酒与河虾可同食。
食疗方二功效:具有温经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出现的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
做法:麻雀4只,龙眼肉20克。麻雀活杀,去头爪、皮毛及内脏;龙眼肉去核洗净。将雀肉与龙眼肉同置锅中,加清水1000毫升,加黄酒、姜、葱、精盐,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煲30分钟,分次食用。
食疗方三功效:具有补肾助阳,散寒通络的功效,适用于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
做法:蟹爪100克,小茴香20克,白酒50克。蟹爪、小茴香分别洗净,置瓶中,加白酒,密封2月,分次饮用,每日2次,每次10—2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