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沙眼衣原体中D-K抗原型衣原体所致的结膜炎。包涵体性结膜炎(inclusion conjunctivitis)是D~K型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通过性接触或产道传播的急性或亚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此型衣原体感染男性尿道和女性子宫颈后,通过性接触或手-眼接触传播到结膜,游泳池可间接传播疾病。新生儿经产道分娩也可能感染。临床上又分为新生儿和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常侵及双眼,为急性发病。
(一)发病原因
病原菌即D~K型沙眼衣原体。此型衣原体能引起子宫颈炎及尿道炎。眼部感染来自生殖泌尿系统。常侵及双眼,为急性发病。
(二)发病机制
与衣原体引起局部的过敏反应有关。本病是沙眼衣原体中D-K抗原型衣原体所致的结膜炎。包涵体性结膜炎(inclusion conjunctivitis)是D~K型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通过性接触或产道传播的急性或亚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此型衣原体感染男性尿道和女性子宫颈后,通过性接触或手-眼接触传播到结膜,游泳池可间接传播疾病。新生儿经产道分娩也可能感染。
常见症状:结膜充血、眼睑红肿、耳前肿大、粘脓性分泌物
2、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又名游泳结膜炎,因为许多患者都有在污染的游泳池游泳史,实际上此病是由沙眼衣原体D-K型泌尿系统感染后污染的手、毛巾或水等传染到眼;有称是一种接触感染。妇科医生在检查衣原体性宫颈炎病人时,分泌物溅入眼内亦可得病。潜伏期5~12天。常单眼先发病,1~3周后波及另眼。开始时结膜充血,很快眼睑红肿,耳前淋巴结肿大,穹窿部结膜有很多滤泡,下方最著。结膜因细胞浸润而肥厚。结膜囊有很多脓性分泌物,内含大量多形核白细胞。结膜刮片可见包涵体。急性期消退后,结膜仍肥厚、充血、有滤泡,持续3个月至1年,不出现血管翳,不留瘢痕,而自然消退。
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实验室检测手段同沙眼。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容易检出嗜碱性包涵体。血清学的检测对眼部感染的诊断无多大价值,但是检测IgM抗体水平对于诊断婴幼儿衣原体肺炎有很大帮助。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需要和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引起的感染鉴别。
检查项目:眼部特殊检查、结膜刮片检查、血象、血液生化、细菌检查
新生儿包涵体结膜炎:分泌物为脓性,量多,可作涂片检查,基本不见细菌,并有包涵体。
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结膜囊脓性分泌物,内含大量多形核白细胞,结膜刮片可见包涵体。
2.病理学检查 组织学上,沙眼衣原体虽然只侵袭结膜上皮细胞,但病理改变却达深层组织。病变早期首先表层上皮细胞变性脱落,深层增生,基质层新生血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形成乳头。浸润的淋巴细胞聚集形成滤泡。滤泡中心变性坏死及有吞噬的细胞碎片,特别是核碎片的巨噬细胞,称为Leber细胞(图1)。活动期沙眼的结膜标本作免疫组化研究时发现:结膜上皮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多形核粒细胞、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及树突状细胞;基质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B淋巴细胞形成的淋巴滤泡、弥漫浸润的浆细胞及散在浸润的B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多形核粒细胞。
结膜刮片标本可以发现包涵体:上皮细胞的胞质内容易检出嗜碱性包涵体。
1.慢性滤泡性结膜炎(chronic follicular conjunctivitis) 原因不明。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皆为双侧。下穹隆及下睑结膜见大小均匀,排列整齐的滤泡,无融合倾向。结膜充血并有分泌物,但不肥厚,数年后不留痕迹而自愈,无角膜血管翳。无分泌物和结膜充血等炎症症状者谓之结膜滤泡症(conjunctivial folliculosis)。一般不需治疗,只在有自觉症状时才按慢性结膜炎治疗。
2.春季结膜炎(vernal conjunctivitis) 本病睑结膜增生的乳头大而扁平,上穹隆部无病变,也无角膜血管翳。结膜分泌物涂片中可见大量嗜酸性细胞。
3.包涵体性结膜炎(inclusion conjunctivitis) 本病与沙眼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滤泡以下穹隆部和下睑结膜显著,没有角膜血管翳。实验室可通过针对不同衣原体抗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荧光检测来鉴别其抗原血清型,从而与之鉴别。
4.巨乳头性结膜炎(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 本病所致的结膜乳头可与沙眼性滤泡相混淆,但有明确的角膜接触镜配戴史。
5.沙眼:可发生任何年龄,上睑结膜及上穹隆部结膜有乳头增生,滤泡形成,形态不规则,大小不一,排列不整齐,血管模糊,愈后留瘢痕,有角膜血管翳,分泌物非脓性。
6.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一般出生后2~3天发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涂片检查可找到淋球菌。
并发症: 此型衣原体能引起子宫颈炎及尿道炎。在新生儿称为新生儿包涵体性结膜炎,在成人称为成人包涵体性结膜炎。常侵及双眼,为急性发病。
宫颈炎(cervicitis)为妇科常见的妇科疾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老年人也有随阴道炎而发病的。宫颈炎主要表现为白带增多,呈脓性,或有异常出血如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 。常伴有腰酸及下腹部不适。治疗策略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如使用伊泊兰抗菌凝胶,效果最佳。宫颈炎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宫颈炎常与急性子宫内膜炎或急性阴道炎同时存在,但以慢性宫颈炎多见。长期慢性机械性刺激是导致宫颈炎的主要诱因,此情况可用金菊千里光洁美洗液妇科栓剂治疗。
(一)治疗
衣原体感染可波及呼吸道、胃肠道,因此口服药物很有必要。婴幼儿可口服红霉素40mg/(kg·d)分4次服下,至少用药14天。如果有复发,需要再次全程给药。成人口服四环素(1~1.5g/d)或多黏环素(100mg,2次/d)或红霉素(1g/d),治疗3周。局部使用抗生素眼药水及眼膏如15%磺胺醋酸钠、0.1%利福平等。
局部和全身应用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抗生素对此病均有显著疗效。局部可滴用O.25%氯霉素、0.1%利福平、0.3%氧氟沙星或0.05%~0.1%酞丁胺眼药水等。睡前可涂抗生素眼膏,如0.5%四环素、0.5%红霉素或0.3%氧氟沙星眼膏。必要时可加用全身治疗,口服氧氟沙星200~300mg/d,1~3次/d,口服;或阿奇霉素250mg,2次/d口服。也可口服红霉素,成人250mg/次,4次/d,连续7天;婴儿25mg/(kg·d),分4次口服,连续14天。
(二)预后
未治疗的包涵体结膜炎持续3~9个月,平均5个月。采用标准方案治疗后病程缩短,复发率较低。
应加强对年轻人的卫生知识特别是性知识的教育。高质量的产前护理包括生殖道衣原体感染的检测和治疗是成功预防新生儿感染的关键。有效的预防药物包括1%硝酸银、0.5%红霉素和2.5%聚硒吡酮碘。其中2.5%的聚硒吡酮碘点眼效果最好、毒性最小。
结膜炎食疗方
1.菊花龙井茶:菊花10克,龙井茶3克,用开水冲泡饮用。有疏风热、清头目的功效。适用于高血压,肝火头痛,眼结膜炎等症。
2.治肝火头痛、眼结膜炎:海带20克,草决明30克,水煎,吃海带饮汤。每日2次。
3.苦瓜瘦肉汤:鲜苦瓜200克左右,去瓤切块,猪瘦肉100克,切片。同放锅内加适量水煮汤。煮熟后加适量食盐调味食用。有清热解暑,明目去毒作用。适用于暑热烦渴,暑疖,热痱过多,眼结膜炎等症。
4.麻雀屎:白丁香研细末,加入少许冰片研匀,用人乳调和如糊状,取少许点眼,每日三至五次。治眼结膜炎,角膜生翳。
5.鲜车前草60-100克(干品用20-30克),猪膀胱200克同煮汤,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清热利湿,利尿通淋作用。民间常用于尿道炎,膀胱炎,眼结膜炎,妇女湿热白带或黄带等症。
6.桑叶猪肝汤:桑叶10-20克,猪肝100克切片煮汤,煮熟后加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疏风清热,养肝明目作用,适用于眼结膜炎,夜盲,肝热头目疼痛等症。
7.组成:浓茶适量、盐少许。用法:浓茶加盐少许,外洗患眼。
8.组成:绿茶1 克、桑叶5~15 克、菊花15 克、甘草5 克。用法:加水350 毫升煮沸5 分钟,分3 次饭后服,每日1 剂。说明:桑叶用量如流泪、羞明较甚可多用。
9.组成:茶叶适量、鸡蛋数个。用法:茶叶煮鸡蛋食之,每日3 次,每次2 只,连用3~5 日。
10.组成:绿茶10 克、木耳25 克、鸡蛋2 个。用法:加水2 碗煮成1 碗,连汤和木耳、鸡蛋吃下。
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