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是一种起源于B系或T系淋巴祖细胞的肿瘤性疾病,原始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和聚集并抑制正常造血,导致贫血、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始细胞也可侵及髓外组织,如脑膜、性腺、胸腺、肝、脾、或淋巴结等,引起相应病变。
1.遗传及家族因素
大约5%ALL与遗传因素相关。特别是一些有遗传倾向综合征的患者白血病发病率增高。
2.环境影响
电离辐射作为人类白血病诱因之一已被肯定,但机制未明,特别在遭受核辐射后的人群ALL发病明显增多。化学物质如苯及苯同类物、烷化剂被认为与人类白血病密切相关。
3.基因改变
所有ALL细胞都有获得性基因改变,包括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易位、倒位、缺失、点突变及重复等变化。
常见症状:发烧、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瘀点、阴道出血、盆腔包块、月经失调、胸腔积液、皮肤瘀斑、贫血、关节疼痛、胸骨压痛
ALL一般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与白血病细胞的增生与浸润有关。
1.贫血
80%以上患者发病时贫血,少数早期无贫血,但随着疾病进展都会发生贫血。表现乏力、疲劳、心悸、头晕等,表现的程度主要与贫血的严重程度和下降的速度相关。
2.发热与感染
ALL发病时多有发热,原因①白血病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所致,包括白介素-1、白介素-6等,引起反应性发热。②粒细胞缺乏及功能异常导致感染,感染部位常见口腔、牙龈、肺部、皮肤及软组织、肛周等,如不能及时控制易发展为败血症。
3.出血
出血是常见的表现,可以发生全身各部位。出血部位包括: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月经过多、消化道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等。原因①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功能异常是主要原因。②凝血功能障碍。③血管壁受白血病细胞浸润或感染的细菌毒素损伤。
4.器官组织浸润表现
①淋巴结、肝、脾肿大见于70%~80%ALL患者。②骨及关节痛患者超过1/4,以肢体长骨及关节痛多见。特别是儿童ALL更多见,常以疼痛起病,甚至出现跛行步态。30%~50%表现出胸骨中下段压痛,此表现具有较强的特异性。③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在ALL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白血病。儿童多于成人。轻者可无症状,需在常规脑脊液检查中被发现。部分患者表现头痛、呕吐、颅神经损害、视物模糊、精神失常、嗜睡、癫痫发作等等,甚至可危及生命。
5.睾丸白血病
儿童ALL更多见,在25%男孩有隐匿性睾丸白血病。表现睾丸无痛性肿大、阴茎异常勃起。
检查项目:血常规、骨髓象、胸部X线、分子生物学检查
1.血常规
超过90%以上患者在诊断时有明显血液学异常,异常的严重程度反映了白血病细胞侵及的程度。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约有50%以上ALL白细胞总数增高,发病时白细胞>50×10[9] /L,提示预后不佳。3/4患者有血小板减少。大部分患者在末梢血涂片中可以见到数量不等的幼稚淋巴细胞。
2.骨髓
多数骨髓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细胞分类可见到≥20%原始淋巴细胞,并有部分幼稚淋巴细胞。
3.细胞化学检查
ALL细胞在糖原染色时多数细胞中有特异的阳性颗粒,以粗块状为典型表现。过氧化物酶和苏丹黑染色呈阴性。
4.免疫分型
通过ALL细胞表面不同的分化抗原可以用于诊断并可将ALL分为不同的亚型。对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价值。
5.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
90%以上患者可以检测出克隆性异常。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通过基因诊断技术可发现异常融合基因。检测结果不仅可以佐证核型异常,而且对ALL的诊断和治疗、生物学行为、预后判断、残留白血病细胞检测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1.最多见的是ALL和AML的鉴别 除了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外,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还可以利用免疫分型、检测T细胞表面抗原及基因分子生物学检查进行鉴别。一些非随机的细胞遗传学异常也是ALL特征,而对于起源不同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及毛细胞白血病,其鉴别主要依赖不同的临床特点和细胞形态学,而对于淋巴瘤白血病期的患者在诊断时常难以与ALL区分开,但由于其在治疗上与ALL相似,故临床上一般无进行精确鉴别的必要。
2.ALL和再生障碍性贫血通过骨穿和骨髓活检绝大多数极易鉴别 但对于少见的低增生性ALL,尤其是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不良,而原始细胞比例又较低时,其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早年有学者提出,对于此类患者可考虑先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果患者在数月之内出现迅速的细胞恢复,则ALL的可能性较大。在诊断技术已臻完善的今天,这种鉴别方法似已无必要。
3.一些非造血系统的小圆细胞恶性肿瘤 当有发生骨髓侵犯时可表现出类似ALL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特征,如儿童常见的神经母细胞瘤或横纹肌肉瘤以及成人常见的尤文肉瘤或小细胞肺癌。在这些情况下如果能找到原发病,诊断并不困难,而对于那些没有原发病症的患者,则需对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进行检测从而为诊断提供依据。
4.有一些良性经过的感染性疾病 由于患者亦可能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脾大、血细胞减少及外周血出现异型淋巴细胞,因而需与ALL鉴别,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该病患者以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出现异常淋巴细胞为主要特征。骨髓象是鉴别的重要检查,ALL患者含大量的白血病细胞,血清嗜异性凝集试验阴性,病程呈进行性恶化经过。有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ALL可共存。ALL出现关节症状、发热伴贫血时也应与类风湿关节炎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鉴别。
1.发热 发热是急性白血病的最常见的并发症,约半数以上患者以发热起病,当体温>38.5℃时常常是由感染引起的,其热型不一且热度不等。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极少数患者还可发生局灶性或多部位坏死,引起高热或骨骼疼痛。
2.出血 急性白血病的整个病程中,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出血,40%~70%患者起病时就有出血。有研究报道,成人ALL患者血小板在10×109/L和20×109/L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只有当血小板<5×109/L时,才可能发生致命性出血。严重的感染尤其是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易诱发DIC。
3.白血病髓外并发症 由于白血病细胞可以侵犯各种组织器官,或影响各系统功能,因此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有时这些系统的并发症甚至成为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报道中的多数系统并发症与白血病细胞有直接的关系,有些则沿不能明确其发病机制。
(1)呼吸系统并发症: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结节病;胸腔积液;肺纤维化。
(2)循环系统并发症:心包积液,某些ALL的首发表现为心包积液。对难治性ALL或复发ALL而言,心包积液并非少见表现。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等。
(3)消化系统并发症:急腹症;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
(4)泌尿系统并发症:肾浸润,儿童ALL可能更易发性肾浸润;肾功能不全;睾丸白血病;可发生任何年龄的ALL,以儿童ALL最常见,8岁以下ALL占全部TL的86.6%。CLL与CML偶尔发生TL,高危ALL更易发生,TL初诊时白血胞>30×109/L是TL的危险因素。
(5)血液系统并发症:血小板减少症与DIC;血栓的形成;溶血性贫血;骨髓坏死;高白细胞状态与白细胞淤滞综合征:一般而言,AL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于100×109/L或慢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大于500×109/L称为高白细胞状态,由此引起的各种白细胞淤滞的表现称为高白细胞淤滞综合征,占15%~20%。较易发生高白细胞状态的AL类型有ALL、AML-M5、AML-M1等。
(6)内分泌与代谢并发症:糖尿病、尿崩症、病态甲状腺综合征、电解质紊乱,白血病发生TLS时,常表现为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及低钙血症。白血病并发的电解质紊乱亦可表现为低钾血症、高钙血症,低钾血症不及高钾血症常见。生长发育异常,儿童白血病长期接受化疗可致生长发育异常。卵巢白血病,白血病细胞浸润卵巢并不多见,主要见于ALL。
(7)神经系统并发症:颅内出血,是白血病严重患者并发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颅内出血的原因有:血小板明显减少、白血病细胞浸润脑血管、DIC、体内抗凝物增加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是ALL最常见的并发症。癫痫:白血病患者并发癫痫发作的原因可能有CNSL、颅内出血、颅内感染或全身严重感染、药物的副作用,部分患者未能明确原因。另外,白血病患者还可并发面神经麻痹,动眼神经麻痹、腓总神经系麻痹、脑膜炎、急性脑-脊髓炎、小脑综合征、感染中毒性脑病、脑炎等。多与白血病细胞浸润、压迫、感染、药物毒性等因素有关。
4.其他并发症 如皮肤损害、骨关节病变、视网膜出血、水肿、耳聋,急性腮腺炎等。
1.减少或者避免有害物质,如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的接触。
2.对于某些获得性疾病可能转化为ALL应早期给予积极治疗。
3.目前,引起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因素很多,诸如: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免疫、污染等,都可以成为血液病发病的诱因或直接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很多是近几十年现代工业的产物,从而使血液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可以说,血液病是一种现代病。
儿童ALL治疗效果50年来稳步提高,5年无事件生存率达80%。主要是联合药物化疗的应用;支持治疗的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治疗及危险因素进行的分组治疗。所以对儿童ALL治疗策略是:诱导缓解治疗、巩固强化治疗、维持治疗和庇护所(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及睾丸)治疗。对儿童ALL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高危及复发时应用要掌握适应证。
成人ALL治疗借鉴了儿童ALL的成功经验,疗效也有了明显提高,初期治疗完全缓解率可达70%以上,约30%左右患者有望治愈可能。成人ALL治疗是一个整体,包括药物化疗方案的改进;支持治疗的加强;干细胞移植的推广和不断上市的新药应用等。也与按照ALL分型和疾病危险分层进行合理选择治疗的策略密切有关。
1.诱导缓解
诱导缓解是在疾病诊断后用化疗药物将白血病细胞降到最低,达到完全缓解目的。
2.巩固强化治疗
在完全缓解后,仍存有不同程度的残留白血病细胞,需要用化疗药物进一步巩固、强化治疗。
3.维持治疗
是完全缓解后治疗的组成部分,在儿童ALL已经取得了良好结果。
4.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成人有合适供体的患者,特别是有高危险因素的患者建议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5.中枢神经系统
任何类型的ALL均强调中枢神经系统的早期预防,主要是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特别在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应积极鞘内注射化疗药物,直至脑脊液检查正常。必要时进行头颅放射治疗。
雪菜牛肉粥
1. 粳米洗净,浸泡半小时后沥干水分;2. 加入色拉油和适量盐拌匀,待米粒发涨并呈乳白色时,用汤匙压碎;3. 牛肉洗净,切细,加入淀粉、白糖、盐、生抽拌匀;4. 瑶柱洗净,浸透;5. 米粉用油炸熟;雪菜用盐挤过,冲洗后切细;6. 腐竹洗净,剪碎;7. 锅内加入适量冷水,先放入腐竹和瑶柱煲半小时;8. 然后加入粳米,用旺火煲20分钟,搅拌几下;9. 改用小火熬煮成粥;10. 熄火稍焖片刻,然后再煮滚;11. 下雪菜、牛肉和大头菜搅匀,待牛肉煮熟即离火;12. 以炸花生仁和炸米粉伴食。
豆腐番茄鱼片牛肉汤
1.鱼肉洗净,抹平,切片,加腌料拌匀。2.牛肉洗净,抹平,切片,腌10分钟。3.牛肉放入开水中至半熟捞起。4.芫荽(香菜)洗净,切短;板豆腐洗净,切件;番茄洗净,切件去核。5.烧热锅,下油爆香姜。6.放下水烧开,下豆腐,番茄滚10分钟。7.下牛肉煮熟,加盐调味。8.放下鲩鱼(草鱼)片滚熟,熄火,下芫荽即可。
鸡肉白薯粥
1. 鸡肉洗净,切成粒;2. 荸荠洗净去皮,切成粒;3. 白薯、胡萝卜洗净切粒;4. 海米洗净,涨发回软;5. 蒜头捣碎备用;6. 会锅点火,下入蒜头和海米爆香;7. 锅内加入约1500毫升冷水,放入粳米,用旺火煮沸;8. 下入海米、鸡肉粒、白薯粒和胡萝卜粒,用小火熬煮约半小时;9. 粥内加入青豆和荸荠粒,再烧沸一会儿;10. 用盐、胡椒粉、味精调好味,即可盛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