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颈淋巴结结核
颈淋巴结结核

颈淋巴结结核

就诊科室:
中西医结合科内分泌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颈淋巴结结核(tuberculosis of lymph nodes)中医称为“瘰疠”。结核杆菌多由口腔(龋齿)或扁桃体侵入,在侵入部位临床上多无结核病变可见。少数继发于肺或支气管的结核病变。临床以局部淋巴结寒性脓肿为主要表现,较少出现低热、盗汗、消瘦等全身中毒表现。晚期淋巴结干酪样变,破溃后窦道经久不愈,有豆渣样稀薄脓液排出。本病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在规范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妥善切除感染的淋巴结或刮除窦道,可促进病愈。

病因

  致病菌主要为人型结核菌。牛型结核菌感染是由于饮用未消毒的病牛乳而来,我国少见。其传染途径有2条:

  1.经口腔、鼻咽部等处感染 结核菌可经上呼吸道或随食物在扁桃体、龋齿等处形成原发灶,通过其黏膜下丰富的淋巴网,感染颈部的浅层、深层淋巴结。颈部的任何淋巴结均可受累,但那些位置较高的、恰好在下颌骨下方的淋巴结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原发灶临床上多数已不易查出。

  2.经血行、淋巴播散 也可由于肺部原发性结核灶经淋巴或血行播散所感染;还可由于纵隔淋巴结结核,经淋巴管上行感染,此时主要累及锁骨上或胸锁乳突肌下段深部淋巴结。

症状

  常见症状:淋巴结肿大、皮窦道、溃疡、结核中毒、心音遥远、颈部淋巴结肿大 、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无活动性结核病灶、颈肩痛、晨起时颈背部弥漫性剧痛、淋巴结疼痛

  1.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症状。

  2.一般位于单侧或双侧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有多个大小不等的肿大淋巴结,也可如概述中,上述不同阶段的病变同时出现于同一病人的各个淋巴结。

检查

  检查项目:直接涂片检查、胸部透视、外科检查、结核菌素皮内试验、浆膜腔积液蛋白、浆细胞、颈部MRI检查

  1.结核菌素试验 对小儿患者诊断有帮助。阳性反应提示有过结核菌感染,或已建立免疫力;强阳性反应提示体内有活动性结核病灶。

  2.涂片镜检 取窦道排出脓液或干酪样坏死物直接涂片,查找结核杆菌。

  3.组织病理检查 若诊断有困难时,可行淋巴结穿刺或切除1个或数个淋巴结做病理检查。

  X线透视或胸片,可排除肺结核的可能。

鉴别

  1.急性和慢性淋巴结炎 多见于儿童。急性期常有高热、不适,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局部淋巴结处有发红、发热、压痛。一般多由扁桃体炎、口腔龋齿感染等所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后很快消退。

  2.恶性淋巴瘤(霍奇金病、淋巴肉瘤、网织细胞肉瘤等) 是淋巴系统的原发恶性肿瘤。初期有35%~80%患者表现为颈部有1个或多个无痛性的肿大淋巴结,质硬,可活动。随后颈部肿大淋巴结逐渐增大增多,彼此融合成团,呈结节状,活动度减少,甚至固定。随病情发展,可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尤以腋下、腹股沟和纵隔淋巴结多被累及。并常有胸、背或腹部疼痛,脾、肝大,腹内肿块,以及发热、贫血、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无力、夜间多汗等全身症状。

  3.颈部转移癌 转移癌多占颈部恶性肿瘤的3/4,多见于成人。其主要特征是颈侧区或锁骨上窝出现坚硬的肿大淋巴结。初起为单发,无痛,可推动;以后呈进行性长大,并很快出现多个肿大淋巴结,侵犯周围组织,肿块呈结节状,固定。可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肿块可发生坏死、溃破、感染、出血、外观呈菜花样,分泌物为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

  4.放线菌病 常继发于牙齿感染或口腔外伤。下颌或接近下颌的面部出现单个、质硬的不规则肿块,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压痛或无痛,表面皮肤静脉淤血而呈紫红色,可与或不与肿块粘连。肿块中心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后可有波动。溃破形成多个窦道,经久不愈。窦道排出少量稠厚或稀薄带黏性的“硫黄颗粒”,压之易碎。邻近淋巴结可肿大压痛。

并发症

  1.颈淋巴结继发感染: 已破溃的淋巴结容易发生继发感染,引起急性颈淋巴结结核炎症症状。

  2.血液播散 :干酪样变的淋巴结可以破溃侵入颈静脉,导致由于结核杆菌播散至身体远处(手足关节、颈骨、胸骨等全身骨骼)引起的严重并发病。

预防

  1.按免疫计划接种卡介苗,提高机体抵抗结核杆菌的能力。

  2.积极搞好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加强营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4.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与结核病患者的直接接触。

  5.注意口腔卫生,早期治疗龋齿、扁桃体炎等。

治疗

  1.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加强营养,供给高蛋白质、高维生素食品;注意休息和生活规律的保持等。

  (2)抗结核治疗:多采用异烟肼加链霉素的联合疗法。但早期病轻者也可考虑单用异烟肼。异烟肼一般口服,最好清晨空腹顿服,也可2~3次分服,成人用量为300mg/d。病重或并发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者,用量可适当增多阿。也可用利福平450~600mg/d,清晨空腹顿服。链霉素肌注,成人用量 O.75~1.0g/d,重病者可增加,但须注意有毒性反应。如有耐药性发生,可换用其他抗结核药如对氨水杨酸(对氨柳酸)、卡那霉素、利福平、氨硫脲、乙胺丁醇等。由于易出现耐药菌株,治疗后易复发,多主张2~3种抗结核药联合应用。并坚持足量用药6个月以上。

  2.局部治疗 按淋巴结核病变的不同阶段采取措施。

  (1)病变局限、病灶孤立或为数不多、容易推动的感染控制后,必要时再行刮除术。

饮食

  1、干果5~7枚,海藻、海带各15克,以黄酒和水合煎服。

  2、桃树叶捣烂,加黄酒少许炖热,敷于患处。

  3、治颈部慢性淋巴腺炎,淋巴结核:冬瓜糖60克,风栗壳40克。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

  4、芋头晒干研末泛丸服用,可治淋巴结核。

  5、痰饮咳嗽,肝阳上亢:海蜇皮(漂净)30g,鲜荸荠120g,煮服,兼治淋巴结核。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