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牙龈癌

牙龈癌

就诊科室:
口腔科肿瘤综合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牙龈癌发病仅次于舌癌居第二位或第三位。牙龈癌在唇癌、口腔癌中的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早期肿瘤侵犯牙槽突及颌骨,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局部伴有疼痛。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未分化癌可考虑放疗。早期牙龈癌也可用低温治疗。

病因

  环境因素

  口腔癌的原因至今尚未完全认识,但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多数口腔癌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一些外来因素象热、慢性损伤、紫外线、X线及其它放射性物质都可成为致癌因素,例如舌及颊粘膜癌可发生于残根、锐利的牙尖、不良修复体等的长期、经常刺激的部位。

  其他因素

  内在因素如神经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以及遗传因素等都发现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口腔癌发病前通常都有一癌前病变阶段,如口腔粘膜白斑,创伤性溃疡,乳突状瘤等。

症状

  常见症状:齿龈肿胀、牙龈痛、牙周袋形成、口腔溃疡、牙疼、张口困难、下唇麻木、颈部淋巴结肿大

  1.下牙龈多于上牙龈,生长较慢,多表现为溃疡型。

  2.向牙槽突及颌骨浸润破坏骨质可引起牙松动和疼痛。

  3.向后发展到磨牙后区及咽部时,可引起张口困难。

  4.可向颈部淋巴结转移,下颌牙龈癌多转移到患侧颌下及颏下淋巴结,然后转移到颈深淋巴结;上颌牙龈癌则转移到患侧颌下及颈深淋巴结。

检查

  检查项目:活检、血常规

鉴别

  晚期牙龈癌应与原发性上颌窦癌及下颌骨中心(央)性癌相鉴别,因其在处理及预后估计上都不相同。

  上颌窦癌:早期不易发现,但以后可能出现鼻塞、鼻出血及一侧鼻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如向下发展可使上牙松动和疼痛;向上发展则可使眼球突出,有时发生上唇麻木感;向后方发展可导致张口困难。

并发症

  牙龈癌常发生继发感染,触之易出血和伴有严重的口臭,体积过大时可出现面部肿胀,浸润皮肤,牙龈癌常出现颌下淋巴结转移。

预防

  1.早晚刷牙饭前饭后勤漱口:如果菜屑陷入牙缝,含一口水(温度近似体温),用力漱口。无效,可使用牙线剔除,但切勿伤及牙龈。

  在我国,用茶叶防龋有很久的历史。宋代苏轼在《东坡集》中记载了用茶水漱口及饮茶防龋的实践过程。近代以来,我国对茶叶防龋的研究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2.按摩手:取一冰块压在拇指与食指骨头相连的“V”字地带5~7分钟。加拿大研究员发现,此法能干扰牙痛神经的冲动传导。

  3.善待受伤牙齿:假使牙痛是由于牙齿被外力撞击,则就餐时尽量不要碰那部位。如果牙齿伤势较轻,彻底让它休息一阵,就可恢复咀嚼功能。

  4.冰敷:就像治疗瘀伤一样,冰敷最靠近牙痛部位的脸颊。每次敷15分钟,一天至少3~4次。

  5.勿张嘴:冷空气接触到不健康的牙齿会感觉牙痛,所以每次说话的时候控制嘴形,唱卡拉ok时遇高声部宁可跑调,也别张大嘴。

  6.服阿司匹林:牙痛时把阿司匹林直接放在疼痛的牙龈上是很不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想达到止痛效果,应每4~6小时服1片阿司匹林。

  7.避免热疗:热敷或许能缓解牙痛,但假使牙齿发生感染,热敷将使感染扩散到其他部位。

治疗

  1.手术治疗

  是当前最有效的根治性治疗方法,对口腔颌面部的任何部位癌瘤均可获得很好的效果,常同时施行患侧颈淋巴清扫术。

  2.放射治疗

  可作为综合治疗方法在术前和术后应用,可有效提高术后5年生存率。

  3.化学治疗

  对牙龈癌虽有一定效果,但单用效果不佳,应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在手术前后使用,提高治疗效果,也可作为晚期癌肿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手段,对减轻癌性疼痛,延长生存期有一定效果。化学药物治疗可于术前或术后配合应用,因其副作用较为严重,应在医师指导下对血象等严密观察下应用。

  4.免疫疗法

  作为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已被证实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可在手术治疗前后配合应用。

饮食

  (1) 正确评价患者的营养状态,针对患者所处的疾病阶段及治疗措施的不同来确定营养素的质与量、饮食形式及供应途径。

  (2)选择比正常人的需要量多增加20%的蛋白质及热量。如果已产生营养不良,则可以补充更多的蛋白质。蛋白质的摄入最好是植物蛋白和部分动物性蛋白。

  (3) 选择低脂肪、低盐和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食品,这对牙龈癌病人的治疗和康复有利。

  (4)避免吃诱癌性食物而多吃抗癌性食物。据研究,常见的抗癌食物有十字花科蔬菜(如卷心菜和菜花等)。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