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是女性精神障碍中最为常见的类型,是女性生产之后,由于性激素、社会角色及心理变化所带来的身体、情绪、心理等一系列变化。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是产后6周内发生,可持续整个产褥期,有的甚至持续至幼儿上学前。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在15%~30%。产后抑郁症通常在6周内发病,可在3~6个月自行恢复,但严重的也可持续1~2年,再次妊娠则有20%~30%的复发率。
1.完美主义的性格
由于完美主义的女性对产后当母亲的期望过高以至不现实,而且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寻求帮助,所以她们可能会无法适应当一个新妈妈。而且如果丈夫很少一起照顾孩子或者女性缺少丈夫在精神上的支持,她们就会觉得有巨大的压力。
2.怀孕期间有严重的情绪波动
怀孕期间有过严重的情绪波动,如搬家,有亲朋离逝,或者战争等等都会使孕妇更容易产生产后抑郁症。许多病例都显示,大部分的女性是在怀孕时期已经显示出产后抑郁症的征兆,其中有许多在产后的抑郁情绪会继续加深。
3.内分泌变化的影响
在妊娠分娩的过程中,体内内分泌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发现,临产前胎盘类固醇的释放达到最高值,患者表现情绪愉快;分娩后胎盘类固醇分泌突然减少时患者表现抑郁。
4.遗传因素
有精神病家族史,特别是有家族抑郁症病史的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高,说明家族遗传可能影响到某一妇女对抑郁症的易感性和她的个性。
5.躯体疾病成为促发因素
有躯体疾病或残疾的产妇已发生产后抑郁,尤其是感染、发热时对产后抑郁的促发有一定影响。再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可能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常见症状:情绪低落、食欲不振、乳汁不足
1.情绪的改变
患者最突出的症状是持久的情绪低落,表现为表情阴郁,无精打采、困倦、易流泪和哭泣。患者常用“郁郁寡欢”、“凄凉”、“沉闷”、“空虚”、“孤独”、“与他人好像隔了一堵墙”之类的词来描述自己的心情。患者经常感到心情压抑、郁闷,常因小事大发脾气。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多数时间情绪是低落的,即使其间有过几天或1~2周的情绪好转,但很快又陷入抑郁。尽管如此,患者抑郁程度一般并不严重,情绪反应依然存在,几句幽默解嘲的警句,能使之破涕为笑。一场轻松的谈话,能使之心情暂时好转。患者本人也能够觉察到自己情绪上的不正常,但往往将之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2.认知改变
患者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各种娱乐或令人愉快的事情体验不到愉快,常常自卑、自责、内疚。常感到脑子反应迟钝,思考问题困难。遇事老向坏处想,对生活失去信心,自认为前途暗淡,毫无希望,感到生活没有意义,甚至企图自杀。
3.意志与行为改变
患者意志活动减低,很难专心致志地工作,尽管他们可能有远大理想和抱负,但很少脚踏实地去做。他们想参与社交,但又缺乏社交的勇气和信心。患者处处表现被动和过分依赖,心理上的症结在于不愿负责任。一般说,抑郁性神经症很少自杀,但也有部分患者感觉活着空虚,人生乏味,声称想死。
4.躯体症状
约80%的病例,以失眠、头痛、身痛、头昏、眼花、耳鸣等躯体症状为主向医生求助。这些症状往往给人以主诉多而易变的感觉,有些症状可以长期存在,但无明显加重或缓解。这些症状多随着抑郁情绪的解除而消失。
检查项目:心理测验、性激素检查、肾上腺皮质检查
目前暂无相关资料。
主要与产褥期精神病相鉴别。产褥期精神病是与产褥期有关重要的精神和行为障碍,绝大多数发生在分娩后头2周,但是在产后6周内任何程度的精神病均可能发生。其临床特征为精神错乱、急性幻觉和妄想、抑郁和狂躁交叉的多形性病程及症状易变性。产褥期精神病以分娩后7天内并发者最多,主要发生于高龄初产妇、多子女、低社会经济阶层妇女。对具有上诉病因、诱因和症状的患者,应请精神科医师会诊协助诊治,还应做全身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和严重躯体及脑部疾病有关的精神障碍。明尼苏达多项个性调查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等量表可协助了解患者的情绪状态。
性欲明显减退,思维迟缓,活动减少,即记忆力减退,大脑反应慢,常个人独处等,多有疲乏、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等躯体症状,伴有焦虑、内疚感,睡眠障碍,以早醒为其典型表现,自暴自弃,厌世或自杀心理。抑郁症从程度上分为轻、中、重度抑郁症对工作,社交的影响较小,重度抑郁症则可能表现为做事力不从心,而重度抑郁症会使工作,社交受到明显影响,甚至日常生活工作都不能自理。
从临床应用上看,如果是轻度抑郁患者,可服用百忧解进行控制,但如果长期使用会产生药物依赖,建议结合中国医科大学研制的中药助眠宝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另外,患者应该培养起较好的生活习惯,如晚饭后多散步,平常多运动等等,这些对于症状的恢复均有很好的帮助。
1.心理治疗
(1)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疗法又称支持疗法。是指在执行医护过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的采用劝导、鼓励、同情、安慰、支持以及理解和保证等方法,可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使疾病早日康复。
(2)人际心理治疗 这项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治疗成人抑郁症急性期发病,旨在缓解抑郁症状,改善抑郁患者的一些社交问题。抑郁症患者常见的人际问题包括四方面:不正常的悲伤反应、人际冲突、角色转变困难和人际交往缺乏等。
(3)音乐疗法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中最受患者欢迎的一种,莫过于音乐疗法。大脑边缘系统和脑干网状结构对人体内脏及躯体功能起主要调节作用,而音乐对这些神经结构能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4)焦点转移 如果产后的确面临严重的不愉快的生活事件,甚至问题棘手难以解决,不要让精力总是集中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心情就会越发低落,陷入情感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所以要适当转移自己的注意,就是一种转移法,将注意力转移到一些愉快的事情,关注自己的喜好,不仅思维上转移,还可以身体力行参与力所能及的愉快活动。
(5)行为调整法 鉴于女性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6)倾诉宣泄法 找好友或亲人交流,尽诉心曲,大哭一场也无妨,尽情宣泄郁闷情绪。
(7)角色交替法 别忘了虽然已为人母,但仍是老公的娇妻、父母的爱女,谁也不可能只做24小时全职妈妈,所以要给自己换个角色享受娇妻爱女的权力。
(8)自我鼓励法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多想事情可能成功的一面。
(9)自我实现法 生儿育女只是女性自我实现的一种方式,但决不是惟一的方式,所以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的潜力和需要。也许趁着休产假的时间还能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等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2.常规治疗
失眠抑郁患者可用药物加心理联合治疗。
3.药物治疗
可选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具有毒副作用小,服用简便等特点。为当今很多发达国家治疗抑郁的一线用药。代表药物有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或选择服用其他递质机制的新型抗抑郁药:①曲唑酮:是弱抗抑郁药,对严重抑郁效果相差。对抗焦虑、失眠的轻中度抑郁是最佳适应证。②度洛西汀、文拉法辛:适用于各种抑郁状态,起效快,无特殊禁忌证,但肝肾患者慎用。③米氮平:本药的耐受性好,副作用少,是一种新型抗抑郁剂。④吗氯贝胺:它可以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对焦虑抑郁混合状态效果也较好。
4.物理治疗
物理疗法相对于药物相比,具有无副作用、依赖性疗效显著的特点。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这种物理疗法是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抑郁病症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它通过提高5-HT的分泌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增强神经细胞活动的兴奋性,从而起到缓解个体抑郁情绪的效果。通过促进分泌具有镇静作用的内啡肽,能够使患者保持一种放松、舒适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更好地缓解之前消极、沮丧的情绪状态。另外通过对患者脑电波的改善和各项生理指标的改善,起到对抑郁患者的各项躯体症状的改善作用。
5.电休克治疗
抑郁症患者应严防自伤和自杀,对于自杀观念强烈者应用电休克可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待病情稳定后再用药物和巩固。
1、产后抑郁症食疗方
1)小炒虾仁:准备一定量的鲜虾仁、西芹、白果仁、杏仁、百合、盐、油、味精等。将西芹切段或片,与白果仁、杏仁、百合等一同焯水;再将虾仁上浆,并放在油锅里过一下;最后将取出后的虾仁与西芹等一同炒制即成。
2)香菇豆腐:准备水发香菇75克、豆腐300克、糖10克、酱油20毫升、味精1克、胡椒粉0.5克、料酒8毫升。先将豆腐切成3.5厘米长、2.5 厘米宽、0.5厘米厚的长方条,香菇洗净去蒂;紧接着炒锅上火烧热油,逐渐下豆腐,用文火煎至一面结硬壳呈金黄色;最后烹入料酒,下入香菇,放入一切调味品后加水,用旺火收汁、勾芡,翻动后出锅。
3)桃仁鸡丁:准备鸡肉100克、核桃仁25克、黄瓜25克、葱姜及各种调味料。先将鸡肉切成丁,用调味料上浆;黄瓜切丁,葱、姜切好备用;核桃仁去皮炸熟;炒锅上火加油,将鸡丁滑熟,捞出控油;原锅上火留底油,煸葱、姜至香,下主辅料与调味品,最后放桃仁,然后勾芡装盘即成。
2、产后抑郁症吃什么好
1)香蕉、瘦肉、坚果类、绿色蔬菜、番茄、酪梨
以上食物富含钾离子,钾离子有稳定血压、情绪等作用。香蕉中含有一种称为生物硷的物质,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和提高信心。而且香蕉是色胺酸和维生素b6的来源,这些都可帮助大脑制造血清素。
2)新鲜蔬果、葡萄柚、柑橘类、木瓜、香瓜
以上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c具有消除紧张、安神、静心等作用。葡萄柚里高量的维生素c不仅可以维持红血球的浓度,使身体有抵抗力,而且维生素c也可以抗压。最重要的是,在制造多巴胺、肾上腺素时,维生素c是重要成分之一。
3)鸡蛋、酵母粉、深绿色蔬菜、牛奶、优质肉类、谷类、南瓜子、芝麻
以上食物富含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是维持神经系统健康,及构成脑神经传导物质的必需物质。能减轻情绪波动,有效地预防疲劳、食欲不振、抑郁等。
4)深海鱼(如鲑鱼)
含有丰富的鱼油及omega-3脂肪酸,海鱼中的omega-3脂肪酸与常用的抗忧郁药如碳酸锂有类似作用,能阻断神经传导路径,增加血清素的分泌量,可以部分缓解紧张的情绪,能明显舒解抑郁症状,包括焦虑、睡眠问题、沮丧等。
5)空心菜、菠菜、豌豆、红豆
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镁,镁具有放松神经等作用。研究人员发现,缺乏叶酸会导致脑中的血清素减少,导致忧郁情绪,而菠菜是富含叶酸最著名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