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白游风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组织较疏松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肿.以发病突然,好发于口唇、眼睑、外阴等处的无凹陷性水肿为特征。因水肿“得风则游行”,故称游风。水肿表面色红者为赤游风,色白者为白游风。统称为赤白游风.也有医家称之为赤肿、游肿。西医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分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类。
1.风热或风寒之邪外袭,壅滞肌表,营卫不宜所致。也有因素体内蕴湿热,再兼外受风邪而发。
2.食物或药物过敏。
3.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有家族遗传倾向。
本病等同于现代医学的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病原因有明显不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又称昆克水肿(Quincke edema)。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常发生在有过敏素质的个体。药物、食物、粉尘、吸入物及日光、冷热等物理因素为最常见诱因。
常见症状:腹痛、 腹泻 、局部灼热、 血管性水肿
赤白游风证见初起突然发作,游走不定,皮肤光亮浮肿,形若浮云片状,触摩有硬实感。自感局部灼热,微痒麻木不疼痛。该证好发于口唇、眼睑、耳垂或胸腹、肩背部,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或可伴有腹痛、腹泻、呕吐等症。按照现代医学观点本病等同于血管神经性水肿,也有多种类型,具体症状见下述:
1.获得性血管性水肿最常见于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眼睑、外阴及口唇,亦可见于非疏松部位皮肤如手足肢端。表现为单个或多个突发的皮肤局限性肿胀,边界不清楚。皮肤颜色正常或轻度发红或稍带苍白。触之有弹性发胀的感觉,持续时间数小时到数天而自行消退。消退后亦不留任何痕迹。风团常常不出现,自觉症状不痒或有轻度烧灼和不适感,如累及鼻黏膜、咽黏膜、口腔黏膜、喉黏膜时,可引起流涕,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2.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大都在10岁前发病,可反复发作,甚至终生,但在中年后发作的次数减少,发病严重程度减轻。发病的年龄虽然各不相同,但在一个家庭中发病年龄几乎是相近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限性皮下水肿,伴有发胀、不适的感觉,没有瘙痒。常发生在面部或一侧肢体,亦可发生在外生殖器。常常单个发生,可伴发暂时性匐形状、环状或网状红斑,水肿持续1~2天自行消退。除皮肤外,黏膜亦可受累。 3.根据好发部位如眼睑、唇、舌、耳垂及外生殖器等部位突然出现的无症状性肿胀,在数小时及数天后自行消退,诊断不难。若儿童时期发病,且家族中有近半数其他成员发病,同时伴有早期出现的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血清学检查发现血中C1酯酶抑制物、C2和C4降低则应诊断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检查项目:皮疹、 血管视诊、 局部淋巴显象、 便常规
赤白游风发生于眼结膜、视网膜、咽喉、口腔、生殖器、消化道及肾脏等处,可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如眼底视盘水肿、呼吸困难、吞咽困难、血尿,而喉部水肿甚至可导致窒息死亡。
按照现代医学的观点,获得性血管性水肿可引起严重的喉头水肿可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血管性水肿偶可引起大脑水肿,引起头痛、偏瘫、癫痫样发作等中枢神经症状。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如消化道受累可出现腹绞痛和水样腹泻,偶有喉头或咽喉部、肌肉、膀胱、子宫和肺部等发生水肿。
治宜祛风清热利湿之剂,或可佐以调和营卫之品。内服可选消风散加减,或外用玉露散、金黄散敷贴。
现代西医学治疗与荨麻疹治疗相同。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用一般的抗组胺治疗效果不佳。可使用氨基己酸(6-氨基己酸)等抗纤溶酶(纤溶酶为C1的活化剂)药物治疗,同时有预防及减少复发的效用。雄性激素(垂体前叶阻抑剂达那唑有轻度抗雄性激素作用)可以刺激机体C1抑制物的合成而产生疗效。常用达那唑0.2~0.6g/d或司坦唑(康力龙)2mg/d,两者疗效相近,但后者价格较便宜。这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月经紊乱、发胖、痉挛性肌肉疼痛及血清转氨酶升高。为减少不良反应,可采用间隔用药即用药1个月后改成用药5天停用5天。有些病例采用舌下含服睾酮有效。对急性严重发作病例,可使用新鲜血浆或纯化的含C1抑制物的制剂。有喉头水肿导致呼吸窒息时应采取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必要时可使用肾上腺素及皮质激素。
1、赤白游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应多食高蛋白的食物,应多食茄子,丝瓜,马齿苋,赤小豆,冬瓜等。
2、赤白游风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忌烟酒忌辛辣。忌油腻忌烟酒。忌吃生冷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香燥食物,如油条、油饼、五香食品等。少吃或不吃鱼腥发物,如海鲜、鲫鱼、牛羊肉,狗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