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妊娠合并肝硬化
妊娠合并肝硬化

妊娠合并肝硬化

就诊科室:
产科消化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肝硬化是影响全身的慢性疾病。本病因肝功能异常,雌激素灭活作用减弱,引起血中雌激素水平增高,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而影响排卵功能。故肝硬化者常有月经不调或不孕,合并妊娠少见。

病因

  肝硬化的常见病因为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虫病、药物性中毒或化学毒物胆汁淤积性、遗传代谢性缺陷等。欧美国家以酒精性中毒为主要原因,约占65%。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易引起酒精性肝硬化,引起不可逆肝硬化女性需要的每天最低酒量少,持续时间短。中国以病毒性肝炎为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乙型,丙型和丁型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的关系密切。

  1.肝硬化对妊娠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流产率、早产率、围生儿死亡率均较正常妊娠增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增高达81.8%,可能与肝硬化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力增加、低蛋白血症、雌激素代谢障碍和缺氧有关。肝硬化合并腹水、低蛋白、子宫肌纤维水肿等,临产后易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停滞。由于凝血机制障碍、凝血因子缺乏可引起产后出血。而肝硬化病人贫血、低蛋白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产后感染。产妇病死率增高。

  2.妊娠对肝硬化的影响

  大多数观点认为,妊娠加重肝脏负担,更易产生腹水,使肝硬化的病情恶化。另外,肝硬化病人多伴有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妊娠期血容量增加,门静脉系统过度充盈,妊娠子宫增大,腹内压增高,可加重食管静脉扩张。加之分娩期第2产程孕妇用力屏气等因素,均可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

症状

  常见症状:乏力、食欲减退、上腹部疼痛、肝掌、蜘蛛痣、脾大、呕血与黑便、膨胀性肝脏搏动、肝细胞坏死 、腹壁静脉怒张

  有肝炎史或血吸虫病史、慢性酒精中毒、营养不良等病史。

  1.肝功能代偿期

  症状较轻,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不适等,经休息后缓解。肝脏常肿大,部分患者脾大,出现蜘蛛痣和肝掌。

  2.肝功能失代偿期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疲倦乏力、上腹部疼痛或腹胀、牙龈出血、鼻出血,或有呕血与黑粪。体格检查可发现面色黝黑、消瘦枯萎、皮肤黏膜有紫斑或出血点、腹壁静脉怒张、腹腔积液、肝脏中等硬度且表面光滑。晚期病人肝脏缩小、坚硬,表面呈结节,脾大。

  3.孕妇的并发症

  包括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发生率高达40%以上。

检查

  检查项目:肝功能检查、肝脏超声检查、食道X线钡餐检查、腹部CT、腹部MRI检查、尿常规、血常规、甲胎蛋白变异体(AFPV)、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脑脊液肌酸激酶、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甲状腺显像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程度不等的贫血,脾功能亢进时可伴有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

  2.尿常规 代偿期一般无变化,有黄疸时尿胆原和胆红素增加,出现肝肾综合征时有蛋白、管型和血尿等。

  3.肝功能 代偿期肝功能正常;失代偿期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明显,胆固醇降低,胆酸和鹅脱氧胆酸比例失调;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比例失调;黄疸时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升高;晚期凝血功能障碍。

  4.免疫学检查 ①细胞免疫降低,多数患者的CD3、CD4和CD8细胞降低;②体液免疫增加,IgG和IgA浓度均升高,一般以IgG升高为主;③有时可出现非特异性自身抗体;④病因为病毒性肝炎者,肝炎病毒的抗原和抗体阳性。

  影像学检查

  1.B超 早期可见肝脏肿大,肝实质致密,回声增强、增粗。晚期肝脏缩小,表面结节状,凹凸不平,常伴有腹水。

  2.食管钡餐X检查 食管静脉曲张时可见虫蚀样或蚯蚓状充盈缺损,纵行黏膜皱襞增宽;胃底静脉曲张可见菊花样充盈缺损。

  3.CT和MRI 早期肝脏肿大,晚期肝左右比例失调,肝表面不规则;脾脏增大,腹水。

  4.内镜检查 可直接见静脉曲张,了解曲张程度和部位,若有出血可见出血点,并予以止血。

  5.肝活组织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不仅有确诊价值,也可了解肝硬化的组织类型、肝细胞损害和结缔组织形成的程度,有助于决定治疗和判断预后。

鉴别

  肝脏肿大者应与慢性肝炎、原发性肝癌、华支睾吸虫病等鉴别。出现腹水者应与结核性腹膜炎、缩窄性心包炎、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等鉴别。对胆汁性肝硬化应区别是肝内或肝外梗阻。此外出现并发症时应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相鉴别。

并发症

  孕妇的并发症包括贫血、妊高征、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国外报道妊娠合并肝硬化患者孕妇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40%以上。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均经过肝脏代谢,肝硬化时该系统的活性增加,加之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妊高征的发病率增加。由于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因子缺乏和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升高。肝硬化患者的抵抗力降低,以及低蛋白血症、贫血、以及产时疲劳等因素,产后感染的发生率升高。

预防

  预防以病因预防为主,即预防病毒性肝炎、慢性酒精中毒、血吸虫病、药物性中毒或化学毒物胆汁淤积性、遗传代谢性缺陷。预防食管静脉破裂:饭后不要立即仰卧,避免胃内容物反流。食物不应粗糙,服药片应研碎。尽可能避免咳嗽、屏气等。产褥期注意休息及营养,随访肝功能,不哺乳。

治疗

1.早期妊娠时是否继续妊娠的原则 妊娠早期有肝功能不全、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食管静脉曲张的孕妇,应及早终止妊娠。如单有食管静脉曲张,患者又迫切希望妊娠,则先做门腔静脉分流术后再妊娠,大多数能平稳地分娩。

  2.决定继续妊娠

  (1)妊娠中晚期处理:产科、内科、外科共同管理。

  ①饮食治疗:应给予高维生素、适量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低盐、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

  ②注意休息,尽可能减少体能消耗。

  ③保肝治疗:主要为补充多种维生素及肌苷等,也可用丹参、黄芪等中药以达活血化淤理气功效。

  ④腹水治疗:大部分肝硬化合并妊娠孕妇,孕期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腹水,在给予限制水钠、利尿及补充血浆白蛋白治疗后,均可取得良好疗效。

  A.限制水钠:控制钠摄入量,较控制摄水量更为重要。一般开始时应严格控制钠盐及含钠食物摄入,以后再根据情况加以调整,水的摄入量一般控制在每天1000ml以下。

  B.利尿:对伴有全身水肿的腹水患者,在应用利尿剂时,每日体重减轻(水的负平衡)应控制在1000g以内,而全身无水肿者,每天体重减轻不应>300g。另须注意低血钾、低血钠、低氯性碱中毒、氮质血症、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C.血浆白蛋白的补充:适用于临时紧急措施。从远期疗效看,无明显优越性。

  D.促进白蛋白合成:14氨基酸-800,有助于白蛋白合成,可有效地治疗腹水,对肝功能正常的肝硬化,本疗法效果显著。用法:每天250ml与等量的10%葡萄糖液串联后静脉滴注。

  E.腹水回收:腹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将此蛋白重新进入血液循环,可减轻或消除腹水的形成。单独输入腹水不应超过同一单位时间内尿量的500ml,否则有可能发生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腹水输入加利尿剂的联合应用,较单独输入法更为合理、有效和安全。

  ⑤预防食管静脉破裂:饭后不要立即仰卧,避免胃内容物反流。食物不应粗糙,服药片应研碎。尽可能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咳嗽、屏气等。妊娠期一旦发生食管静脉破裂出血,应与内外科医师一起,根据出血情况选用药物止血、三腔管气囊填塞术、食管镜下局部静脉注入硬化剂或紧急手术止血。

  (2)分娩方式:肝功能处于代偿期无并发症的肝硬化孕妇,估计产程顺利,可阴道试产,并做好输血、补充凝血因子等改善凝血功能的治疗。第1产程时避免过累,补充营养,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第2产程避免屏气及腹部加压,及时助产。产时小儿头娩出后即给宫缩剂,预防产后出血。产前、产时、产后禁用止痛、镇静药。产后继续注意子宫收缩情况,使用对肝脏无损害的抗生素防感染。

  有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孕妇,或有产科指征的应剖宫产终止妊娠。手术者应由有操作熟练和有经验者担任,尽可能减少出血及缩短手术时间。

  产褥期注意休息及营养,随访肝功能,不要哺乳。

 

饮食

  1、妊娠合并肝硬化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应给予高维生素、适量蛋白和碳水化合物、低盐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

  2、妊娠合并肝硬化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尽量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勿食过热及含粗纤维过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等。禁吃带骨、刺及一切坚硬的食物,防 止刺破食道血管而引起急性大出血。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