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健康中国-活动图
风湿痛症

风湿痛症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内科
疾病信息
相关科普
相关医生
评审
概述

  风湿痛指主要侵犯关节、肌肉、骨骼及关节周围的软组织的疾病所引起的局部性或全身性疼痛。其病症属麻痹症一类,中医认为是风和湿两种病邪结合所致的病症。症见有头痛﹑发热﹑微汗﹑恶风﹑身重﹑小便不利﹑骨节酸痛﹑不能屈伸等。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病因

  根据本类疾病的病因的不同而分类如下:

  弥漫性结缔组织

  (一)类风湿关节炎

  (二)幼年型关节炎

  (1)系统性起病

  (2)多关节起病

  (3)少关节起病

  关节变形

  (三)红斑狼疮

  (1)盘状

  (2)系统性

  (3)药物性

  (四)硬皮病

  1、局部型

  (1)线状

  (2)斑状

  2、系统性硬化症

  (1)弥漫型硬皮病

  (2)CREST综合症

  (3)化学物(或药物)所致

  (五)弥漫性筋膜炎伴或不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六)多发性肌炎

  1、多发性肌炎

  2、皮肌炎

  3、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与恶性肿瘤相关

  4、儿童期多发性肌炎或皮肌炎与血管病相关

  (七)坏死性血管炎和其他型的血管病变

  1、结节性多动脉炎

  2、变应性肉芽肿

  3、超敏性血管炎

  (1)血清病

  (2)过敏性紫癜

  (3)混合性冷球蛋白血症

  (4)与恶性肿瘤相关

  (5)低补体血症性血管炎

  4、肉芽肿性动脉炎

  (1)Wegener肉芽肿

  (2)巨细胞(颞)动脉炎伴或不伴风湿性多肌痛

  (3)Takayasu动脉炎

  5、Kawasaki病

  6、白塞病

  (八)干燥综合症

  1、原发性

  2、继发性 与另一结缔组织病相关。

  (九)重叠综合症

  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2、其他

  (十)其他

  1、风湿性多肌痛

  2、复发性脂膜炎

  3、复发性多软骨炎

  4、结节红斑

症状

  常见症状:关节疼痛、骨痛、乏力

  关节表现

  (一)关节疼痛。

  (二)晨僵 患者晨起或休息较长时间后,关节呈胶粘样僵硬感,活动后方能缓解或消失。晨僵在类风湿关节炎中最为突出,可以持续数小时,在其他关节炎则持续时间较短。

  关节图(三)关节肿胀和压痛 往往出现在有疼痛的关节,是滑膜炎或周围软组织炎的体征,其程度因炎症轻重不同而异。可由关节腔积液或滑膜肥厚所致。骨性增生性肥大则多见於骨性关节炎。关节肿痛

  (四)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 指关节丧失其正常的外形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如膝不能完全伸直,手的掌指关节有尺侧偏斜,关节半脱位等。这些改变都与软骨和骨遭破坏有关。在类风湿关节炎常见。

  系统症状

  要抓住关节外其他系统受孙的表现以肋诊断。如颊部蝶形皮疹、蛋白尿提示系统性红斑狼疮,银屑病皮疹提示银屑病性关节炎,大量龋齿提示干燥综合症。

  患者发病年龄、性别亦对诊断有一定帮助,如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青年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见于育龄妇女,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骨性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者。

检查

  检查项目:X线片、类风湿因子、自身抗体检查

  临床所见,一般而热痹多为湿热痹。其临床表现为湿痹与热痹症兼而有之。按部位分类;根据病变部位进行分类的一种传统方法。早在内经中即有五脏痹和五体痹之称,并沿用至今。

  患者的诊断不仅需要详细的病史和查体,而且需要进行各种抗体等检查,确诊后的治疗更是一个长期过程。多数风湿病是难以根治的,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尽管多数风湿病难以根治,但仍是可以治疗的,通过正规、系统的用药,绝大多数的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缓解症状、预防残疾、提高生活质量和挽救生命。如果患有风湿病,不进行治疗或治疗不系统,常会延误病情,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随着风湿病发病机理研究的深入,风湿病的根治?法,如干细胞移植等,正在临床试验中,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风湿病是一定可以根治的。

并发症

  由于患者的血液循环不通畅,导致肌肉或者组织所需要的营养无法通过血液循环来输送,致使患者肌肉缺少营养而加速老化变得僵硬,严重的会导致患者肌肉和血管萎缩,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预防

  1、一般护理:风湿病患者最怕风冷、潮湿、因此居住的房屋最好向阳、通风、干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床铺要平整,被褥轻暖干燥,经常洗晒,尤其是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最好睡木板床,床铺不能安放在风口处,防睡中受凉。洗脸洗手宜用温水,晚上洗脚,热水以能浸至踝关节以上为好,时间在一刻钟左右,可促进下肢血液流畅。

  对四肢功能基本消失长期卧床者,应注意帮助经常更换体位,防止发生褥疮。对手指关节畸形,或肘关节屈伸不利,或两膝关节及踝关节变形、行走不便者,要及时照顾、处处帮助。

  

治疗

  风湿性疾病多为慢性病,治疗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关节、脏器的功能,解除有关症状。

  1.风湿病常常侵犯关节、肌肉、骨骼以及软组织,疼痛、肿胀、关节功能障碍、发热这些症状比较突出,解热镇痛消炎,缓解症状是治疗这组疾病的首要目的。

  2.如果风湿性疾病得不到正确合理的治疗,关节,肌肉,骨骼等病变会导致功能障?和畸

  脊柱弯曲

  形,留下终身残疾,影响生活和劳动,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经济损失。从风湿性疾病侵犯的组织看,以往称之结缔组织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多发性肌炎,坏死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都有自身免疫的紊乱,属于自身免疫紊乱的一组疾病。痛风性关节炎已明确是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沉?,往留有关节腔,骨骼,韧带受累。因此风湿病的治疗除了对症治疗缓解症状外,还需进行病因治疗,自身免疫紊乱性的疾病需要免疫调节,例如使用皮质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疗法有了很大的进步,新药物不断发现,用于临床,如骁息、爱诺华、帕夫林,新疗法不断发现,如

  ①对轻型的系统性红斑?疮采用小剂量强的松、氯喹、mtx的联合治疗,可以明显减轻副作用;

  ②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联合治疗,一线药与二线?的联合治疗,二线药之间的联合治疗。

  ③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风湿病。

  3.生物治疗及骨髓移植治疗也已试用于临床。

  4.对于关节病变还可以采用关节镜治疗,大大提高疗效,改观了疾病的预后,致残率明显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

  食疗法

  (1)鹿茸鸡:以当年的公鸡,鹿茸,在锅内焖熟,不放油盐。吃肉喝汤,两天吃完。可根据情况每隔1周或半月吃1次。夏天及关节红肿疼痛者勿用。

  (2)生姜鸡:用刚刚开叫的公鸡,生姜,切成小块,在锅中爆炒焖熟,不放油盐。会饮酒者可放少量酒,1天内吃完,可隔1周或半月吃1次。用于关节冷痛,喜暖怕寒者。

  (3)苡米粥:苡米、淀粉少许、砂糖、桂花适量。先煮苡米,米烂熟放入淀粉少许,再加砂糖、桂花。作早餐用,能清利湿热,健脾除痹。

  (4)赤小豆粥:赤小豆,白米,白糖适量。先煮赤小豆至熟,再加入白米作粥加糖,能除湿热。

  (5)木瓜汤:木瓜,蒸熟去皮,研烂如泥,白蜜炼净。将两物调匀,放入净瓷器内盛之。每日晨起用开水冲调1~2匙饮用。能通痹止痛。[1]

  药物治疗

  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诊断和尽早合理、联合用药。常用的抗风湿病药物如下:

  (一)非淄体抗炎药 此类药物因可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迅速产生抗炎止痛作用,对解除疼痛有较好效果,但不能改变疾病的病程。临床上常用的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酚酸、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

  (二)慢作用抗风湿药 此类药物多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及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对病情有一定控制作用但起效较慢。常用的有金合剂(肌注或口服)、青霉胺、柳氮磺胺吡啶、氯喹等。

  (三)细胞毒药物 此类药物通过不同途径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常用的有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雷公藤等。它们往往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和血管炎的二线药物,副作用虽较多且较严重,但对改善这些疾病的愈后有很大的作用。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 本类药物是强的抗炎、抗过敏药物,明显地改善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病的愈后,但不能根治这些疾病。其众多的副作用随剂量加大及疗程延长而增加,故在应用时要衡量它的疗效和副作用而慎重选用。

  外科疗法

  包括不同的矫形手术、人工关节的置换、滑膜切除等。手术不能治愈疾病职能改善关节功能和生活的能力。

  理疗

  物理疗法可以促进气血运行、舒筋活络、减轻疼痛,是一种不错的辅助治疗方法。比较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一)离子导入。

  (二)红外线照射:肿痛部位照射,每天1次,每次15到20分钟。 例如:九耀理疗仪

  (三)蜡疗:先将蜡袋加温软化,放到发病的部位,每日1次,每次15到20分钟。

  (四)按摩疗法:可以先用推、理、揉手法,轻轻按摩,先使患部肌肉松弛,气血畅行;继而使用点、按、捏、拿手法、达到舒筋活络止痛的目的,最后用摇、滚、揉等手法。每次治疗时间15到30分钟,2到3天一次。

  以上疗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相互结合使用。采用照射及蜡疗时,要注意温度及时间,以免烫伤皮肤、外敷药物时,要注意及时更换,不可以久敷,按摩时手法要轻柔,不可以使用猛力、暴力,以免引起骨折等。

  其他治疗

  包括物理、康复、职业训练、心理等治疗,是本类疾病综合治疗的不可少的部分。

  风湿病学的现在和未来 风湿病学是内科各专业学科中最年轻的。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在我国仅有10余年的历史。风湿性疾病是风湿病学中最受重视的疾病,均为原发于结缔组织,关节的慢性病,医务工作者应对之有正确的了解,并予合理的治疗。风湿性疾病多和自身免疫相关,随着免疫学的分子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关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自身抗体的检测在临床应用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用于治疗的新的生物制剂已在积极验证,为风湿性疾病开辟了新的治疗方向,从而改善了这些疾病的愈后,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请注意:风湿与类风湿、红斑狼疮不同,后者是自身免疫病,治疗手段与风湿不同。

饮食

  1)饮食要根据具体病情而有所选择。风湿病患者的饮食,一般应进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及生冷、油腻之物。

  2)饮食不可片面,正确对待药补、食补问题。瓜果、蔬菜、鱼肉、鸡、鸭均有营养,不可偏食。

  3)注意饮食宜忌。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