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了解病症,积极预防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一种急性发病的严重腹部疾病,主要特点是剧烈腹痛、全身感染症状及肠道功能障碍。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手段,如胸腹部CT检查,我们可以发现气腹、腹盆腔积液及多处脂肪间隙模糊等异常现象。这些发现可能提示弥漫性腹膜炎的存在,结合其他检查,可以排除其他可能的病症。
具体来说,胸腹部CT平扫结果显示患者有气腹、腹盆腔积液、脂肪间隙模糊、胃壁增厚、双肺间质性病变以及少量胸腔积液等异常。这些异常结果结合患者剧烈腹痛的临床表现,很可能意味着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存在。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可能原因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通常是由于空腔脏器穿孔引起的,例如胃、肠道或胆囊的穿孔。穿孔导致内容物流入腹腔,引发猛烈的炎症反应和感染。患者可能还会伴有其他病症,例如感染性休克、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等,这些都可能加剧病情的复杂性和严重性。
根据文献报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主要病因还可能包括胃肠道的肿瘤病变、急性阑尾炎及消化性溃疡穿孔等。病情发展迅速,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很快进入休克状态,危及生命。因此,早期识别和治疗非常重要。
治疗方案
一旦确诊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通常会迅速开展手术治疗,以清除腹腔内感染源,修补穿孔并进行腹腔冲洗。术前相关辅助检查和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非常重要。麻醉方式通常选择全身麻醉,术中需要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和支持治疗,如有必要还会进行机械通气、快速输血和补液等。
根据《外科急救和治疗》中的相关研究,术后重症监护和抗感染治疗是关键。重症医学科的持续监测和支持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患者康复。临床上,手术后应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等。
预防措施
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消化系统肿瘤或长期卧床的老年人,应特别注意预防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发生。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尤为重要。其次,积极治疗原发性胃肠道疾病,例如溃疡病、消化系统肿瘤等,可有效降低穿孔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度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和其他可能导致胃肠道刺激的药物。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及时诊治潜在的健康问题。
总的来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一种严重的急性腹部疾病,早期识别和及时治疗对病情转归至关重要。我们呼吁患者和家属积极面对病情,及时就医,共同努力争取早日确诊并进行进一步治疗。
引用文献
《腹部急症的诊断与治疗》, 胡庆丰, 北京出版社, 2022.
《外科急救和治疗》, 刘建国,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