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近期某患者前往医院就诊,被诊断为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通过一系列的血清过敏原检测,我们发现他对矮豚草和蒿的过敏反应最为严重,达到了阳性(+++)。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这类过敏症状也会变得更加普遍。那么,什么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如何预防和治疗这些让人困扰的过敏症状呢?今天,我们将详细讲解。
首先,让我们明确什么是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原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其表现症状包括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和鼻痒等。而过敏性结膜炎则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眼结膜炎症,表现症状为眼红、眼痒、流泪等。
在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制中,吸入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通过鼻腔进入体内,引发免疫系统的应激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组胺等化学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黏液分泌增加,从而引发鼻炎症状。同样,过敏性结膜炎也是由于过敏原与眼结膜接触后引发类似的免疫反应。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约10%-20%的人口受到过敏性鼻炎的困扰,而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病率也相当高。其严重程度不仅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诱发哮喘等更为严重的并发症。
治疗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的首要步骤是避免接触过敏原。这一点听起来虽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充满挑战。在季节性花粉较多的时期,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和更换衣物,这些小举措都能大大减小过敏发生的概率。
在症状较为严重的情况下,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抗组胺药物,如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富马酸卢帕他定片,可以有效缓解过敏症状。喷鼻用的雷诺考特(64ug/喷),是一种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
最新研究表明,免疫治疗(如脱敏疗法)也在逐渐成为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主流方法。通过给予患者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使其免疫系统逐步耐受,从而达到长期减轻症状或治愈的效果。
作为过敏性鼻炎和结膜炎的高危人群,预防是必不可少的。对于那些对花粉过敏的人来说,可以在花粉季来临前做好防护措施。例如,中央空调系统中安装高效过滤装置,减少室内花粉浓度;在外出时佩戴口罩和防护镜避免花粉的直接接触;使用空气净化器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日常生活中,过敏患者还应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宠物毛发和尘螨。定期清洗床上用品,使用防尘罩和吸尘器清洁地面,均能有效降低过敏原的存在。
在饮食方面,均衡营养、多摄入维生素C和Omega-3脂肪酸可以增强抵抗力,帮助手肌肉免疫系统减轻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此外,保持室内适当湿度,避免过于潮湿或干燥的环境,也是预防过敏的重要环节。
综合以上防护措施,我们呼吁所有有过敏症状的朋友,要时刻保持警惕,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务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引用文献
“坚定十年,全国榜单中的过敏症已列席数年” - 王磊,科学出版社,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