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个常见但是危急的医疗问题,尤其在老年人中更为常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影响、治疗方式以及预防措施。让我们从一个86岁老年患者的实际病情开始探讨。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等上消化道部分发生出血。这种类型的出血可能是由于消化性溃疡、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胃炎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
根据《消化病学杂志》(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的报告,每年约有50至150人每10万人口中经历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这说明虽然这种情况并不算非常罕见,但其严重程度却不容忽视。
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胃肠道内层变薄,黏膜血流减少,使得他们更容易受损。此外,老年人普遍存在慢性病,如高血压和心脏病,这些疾病可能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或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这些药物可增加出血风险。
《老年医学期刊》(Journal of Geriatric Medicine)指出,86岁以上的老年人使用NSAIDs治疗时,发生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是年轻人的5倍。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也被证明在临床中显著增加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症状包括呕血(吐出血性或咖啡色的物质)、黑便(粪便呈黑色,类似柏油)、贫血(如疲倦、乏力、头晕)及血压降低尤其在体位性低血压的情况下。
根据《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若不及时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导致失血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了解症状并及时就医是非常关键的。
引起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种:
消化性溃疡: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占所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50-70%。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和长期使用NSAIDs引起。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肝硬化患者,肝硬化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从而引起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胃炎:急性或慢性胃炎都可能引发出血,尤其当病情较为严重时。
肿瘤: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如胃癌和食管癌也可能引发出血。
其他原因:如梅克尔憩室、Mallory-Weiss撕裂综合征、抗凝药物使用过量等。
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来降低胃酸分泌,减少进一步出血的风险。此外,若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则需进行抗生素治疗。
内镜治疗是较为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内镜进行电凝、注射硬化剂、金属夹闭等方法来止血。《内镜治疗杂志》(Journal of Endoscopic Therapy)表明,通过内镜治疗可以有效止血,极大降低手术需求和相关并发症。
在极少数情况下,若内镜治疗失败或出血较为严重,需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包括胃切除术、胃动脉结扎术等。手术虽然风险较大,但在某些危急情况下是唯一选择。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患者,预防消化道出血尤为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避免滥用药物:尽量减少或避免使用NSAIDs,若需长期使用,建议同时服用PPI类药物来降低胃酸分泌。
定期检查: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需定期进行肝功能、胃镜等检查,以早发现潜在问题。
饮食注意: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过辣、过酸和过热的食物,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提高消化功能。
合理用药: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抗凝药物,避免过量使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新型内镜工具和技术的发展,如胶囊内镜、激光治疗等,极大提高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此外,未来AI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或能帮助医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进一步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得知罹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会让人感到恐慌,但保持平和心态非常重要。积极面对病情,信任医生的治疗方案,并严格遵循治疗计划,是康复的关键。
同时,家属应给予患者充分的支持和关爱,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康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