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鼻子不通气、头疼、鼻腔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可能被很多人忽视,认为只是普通的感冒。然而,当这类症状反复出现并持续较长时间时,或许需要警惕,可能存在慢性鼻窦炎的风险。从医学角度看,慢性鼻窦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鼻腔和鼻窦黏膜慢性炎症,严重时甚至可能损害嗅觉、诱发其他健康问题。
今天,我们就结合常见的慢性鼻窦炎案例,来为大家解答其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危害,又该如何治疗与预防。
慢性鼻窦炎及可能表现的症状
鼻窦炎是一种发生在鼻腔内的常见疾病,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新闻报道中、生活里频繁出现的“慢性鼻窦炎”,多半是由反复未痊愈的急性鼻窦炎等因素所引起。慢性鼻窦炎通常表现为鼻塞、持续流涕(鼻涕可为清鼻涕或脓性)、面部胀痛甚至头痛等症状。特别是在鼻窦炎长期未得到良好治疗或在不适当的环境中持续暴露的情况下,这些症状会延续数月甚至数年。
同时,鼻中隔偏曲也是医学上常见的鼻腔发育异常问题。这种情况会导致鼻腔气流分布异常,进一步加大患慢性鼻窦炎的风险。
慢性鼻窦炎造成的危害
慢性鼻窦炎对健康的危害不仅局限于鼻腔与鼻窦本身,还可能影响全身健康。未及时治疗的慢性鼻窦炎可能带来多方面的不良影响。
首先,鼻腔分泌物长期积聚会成为细菌滋生的重要温床。感染的扩大可能引起鼻息肉甚至其他邻近器官的不良反应,比如长期慢性炎症刺激会导致嗅觉的永久性减退甚至丧失。此外,慢性鼻窦炎也会影响人的呼吸功能,在严重情况下可能诱发哮喘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其次,鼻腔与眼眶相邻,感染易向眼眶扩散,可能引发眶内并发症,包括眶蜂窝织炎和眶脓肿等。这类疾病可能危害眼球运动和视力。
此外,由于鼻腔与颅内连接,严重的感染可能扩散至颅内,最终导致脑膜炎或脑脓肿等严重的生命威胁。因此,不管是针对症状的及时辨识、科学治疗,还是有效预防,都尤为重要。
慢性鼻窦炎该如何治疗?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个人病情选择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可缓解炎症症状,并帮助控制和抑制病情发展。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情况开具抗生素、抗过敏药物或鼻用激素制剂等,以消除炎症、改善黏膜状态。与此同时,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是日常护理中重要的方法,能够帮助清除鼻腔中的过量分泌物,减轻炎症。
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重的情况下,手术治疗或许不可避免。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常用于清除病变组织、重建正常的鼻窦引流和通气功能。此外,鼻中隔偏曲的矫正术也可能与鼻窦手术同时进行,以改善鼻腔气流通畅度。在手术后,规范的鼻腔护理和随访复查必不可少,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如何预防慢性鼻窦炎?
日常生活中的有效预防措施可以帮助减少慢性鼻窦炎的发生风险。对于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减少接触过敏原和纸张灰尘、注意鼻腔卫生、科学清洗鼻腔十分重要。
首先,避免感冒是第一要务。感冒可能导致鼻腔和鼻窦的炎症,而当炎症反复发作时,可能转变为慢性鼻窦炎。因此,季节变换时应适当添衣,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其次,对于已有鼻过敏病史的患者,应尽量远离过敏原,或者在医生帮助下使用抗过敏药物控制症状。此外,饮食清淡、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烟酒的刺激,也是保护鼻腔健康的重要方式。
对于经常处于空气污染较严重的环境中的人群,可以适当使用空气净化器,或者佩戴口罩以减少吸入有害物质。此外,保持良好的室内湿度有利于预防鼻腔干燥,也是减少炎症的一个重要方面。
积极面对病情很重要!
慢性鼻窦炎看似是“小毛病”,但如果不加以重视,可能演变成严重的健康威胁。所以,如果发现自己长期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反复出现,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此外,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关注身体小变化,用科学的态度面对健康问题。如果是暂时性症状,可以从日常生活习惯中找到预防方法;如果问题频繁且严重,一定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健康是奋斗生活的基础,让我们关注鼻腔健康,共筑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