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最近门诊中,我们碰到了一位年轻的患者,她出现了双眼红肿和皮疹伴有瘙痒和疼痛。经过专业检查和诊断,这位患者被确认为是过敏性皮炎。她的皮肤科专科检查结果显示存在皮疹并且伴有其他阳性反应。这类皮肤问题在现代生活中并不少见,了解它的成因、治疗与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过敏性皮炎是一种由于接触到外界过敏原而引发的皮肤反应。引起过敏性皮炎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动物皮屑、某些食品和化学物质。这位患者可能在无意中接触了一些致敏物质,导致了局部皮肤出现炎症反应。
根据医学研究,当过敏原侵入皮肤时,机体的免疫系统会迅速反应,产生一系列炎性介质如组胺等,导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从而引发皮肤红肿、瘙痒及其他过敏性症状。研究表明:户外过敏源如花粉,在春秋季节尤为丰富,这使得很多过敏体质的人群在这段时间更加容易患上过敏性皮炎。[1]
一旦确诊为过敏性皮炎,首要任务就是避免接触致病过敏原。对于这类疾病,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药物治疗方面,外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是常见的选择;这些药物能有效地缓解炎症和瘙痒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不适。此外,针对较为严重的病例,医生还会建议对含有抗组胺成分的药物进行口服,以帮助减少由于组胺释放而引起的过敏反应。[2]
对于高危人群,如有过敏体质史的个体,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是首要的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清洁,减少尘螨和霉菌的滋生;其次,尽量选用无香料、无色素的护肤品和清洁用品,以减少皮肤刺激。此外,合理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是预防过敏性皮炎的重要一环,尤其在花粉季节,外出时应佩戴口罩,减少与致病过敏原的接触。
总的来说,对于过敏性皮炎,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是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过敏原,才能有效减轻疾病的困扰。最后,提醒大家不要忽视皮肤出现的任何异常症状,如有情况,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治。
在此,呼吁广大读者关注自身和家人的皮肤健康,定期检查和了解可能的过敏原知识,预防为主,有助于减少过敏性皮炎的发作,提升生活质量。
引用文献
Rosmarin, David & Joel M. Gelfand & Alejandro A. Gru. "Pathophysiology,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20.
Kim, Byeong-Uk & Ji-Hyun Lee & Jang-Hee Mok.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vere Atopic Dermatitis."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