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也被称为风疹块,是一种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斑、风团,并伴有瘙痒。本文将介绍一位37岁的女性患者的病例,她反复出现全身红斑和风团6周,并最终被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在她的病历中,无气紧、胸闷,亦无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但口服常规抗过敏药物后无明显缓解。
此病例通过体格检查发现了全身散在片状红斑、风团,境界清楚,最终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并给予药物治疗。
可能的疾病原因
慢性荨麻疹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涉及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通常情况下,荨麻疹是由于体内的肥大细胞释放出组胺等化学物质,使血管扩张和透过性增加,从而引起皮肤表面的红斑和风团。尽管一些人是因为明显的过敏源(如某些食物、药物或环境刺激)引起,但对于许多慢性患者,找不到明确的触发因素。
慢性荨麻疹的危害不仅限于外观上的损害,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健康。慢性瘙痒和反复发作的皮疹会导致患者难以入睡、情绪低落,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症状。研究指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普通人群,特别是在社交和心理健康方面 [1]。
治疗方案
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首先需要确定并避免可能的诱发因素。一般来说,抗组胺药是治疗荨麻疹的首选药物。如果常规剂量的抗组胺药物不能控制症状,可以增加剂量或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组胺药物。此外,短期使用类固醇药物也能有效控制严重的症状,但长期使用类固醇可能带来不良反应,因此需谨慎使用。
在一些顽固性病例中,可能需要使用免疫调节药物或生物制剂。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奥马珠单抗的生物制剂对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效果,这一药物通过抑制IgE的活性,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2]。
预防措施
针对慢性荨麻疹的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已知的过敏源,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避免已知的过敏源:如某些食物(海鲜、坚果等)、药物(阿司匹林等)或环境因素(花粉、尘螨等)。
2. 保持皮肤湿润:使用温和的护肤品和保湿剂,避免使用会引起皮肤干燥的香皂和洗浴用品。
3. 管理压力:慢性荨麻疹易受到心理压力影响,因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量的运动和健康的饮食有助于减少发病几率。
4. 定期复诊:对于慢性荨麻疹患者,应遵从医生指导,按时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更好地控制症状。
最后,荨麻疹虽非致命疾病,但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深远影响。希望大家通过正确认识和科学治疗,能够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或您的亲友持续出现类似症状,请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获得更好的疗效。
引用文献
Balp MM, Vietri J, Tian H, et al. The impact of chronic urticaria from the patient’s perspective: a survey in five European countrie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5;29(3):531-536.
Maurer M, Raap U, Staubach P, et al. Immunoglobulin E-mediated diseases: Can we go beyond allergen avoidance and antihistamines? Allergy. 2019;74(10):1929-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