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患教-专注于健康科普教育传播平台
左上左下
右下右上

十二经络全面养生指南,静看几遍就轻松掌握了!

  • 来源:好患教科普号
  • 2024-11-28 14:38:55342次阅读

声明 温馨提示:本页面科普内容仅为健康信息的传递,不作为疾病诊断及医疗依据。如身体有不适症状,请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就诊。

十二经络全面养生指南,静看几遍就轻松掌握了!

人体,这一精妙绝伦的构造,宛如一座错综复杂的城市,其中五脏六腑如同城市的基础设施,各司其职,共同维系着生命的运转。心脏如同城市的发电站,为全身输送生命的活力;肝脏则扮演着净化工厂的角色,清除体内的毒素;脾脏是营养的调配中心,确保身体的能量供应;肺脏如同城市的通风系统,为身体提供清新的空气;而肾脏则是身体的排污站,排除多余的废物和水分。六腑,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则如同城市的管网系统,负责运输、消化和排泄。

在这座城市中,经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城市的公路和管网,将五脏六腑紧密相连,确保信息的传递和物质的交换。中医学认为,通过经络的内外联系,脏腑的病变能够反映到体表,并出现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反之,刺激体表相应的穴位,又可以治疗相应脏腑的疾病,这便是“有诸内必形诸外”、“揣外而知内,治外而调里”的中医智慧。

一、按摩心经极泉穴能养心安神

按摩心经上的穴位对治疗心脏疾病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心经上的极泉穴是治疗心脏病的名穴,常按极泉穴有宁心安神、解郁止惊之功效。

具体方法是:将你的右手四指放在左侧胸大肌外侧,拇指按于胸大肌内侧。再用食指、中指自然点按在腋下极泉穴;边捏拿胸大肌,边用食指、中指点揉此穴,反复操作10次,然后再换手同法操作。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二、按摩肝经太冲穴可疏肝解郁

按摩肝经上的太冲穴可疏肝解郁,调理气血,化湿通经,对胁腹满满、头痛目眩、疝痛、小便不利、月经不调等症有很好的效果,此法尤其适用于要生闷气的人。

具体方法是:用你的大拇指按摩太冲穴,可由下向上按揉,双脚都要按摩。每侧按摩5分钟,你还可以从太冲穴揉到行间穴,将痛点从太冲穴转到行间穴,效果会更好一些。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三、按摩脾经三阴交穴可健脾养血

经常按摩脾经有健脾养血之功效,三阴交是脾、肾、肝3条经脉相交之处,是治妇科病的灵丹妙药。经常按摩此处,可防治月经不调、痛经、白带多、崩漏、盆腔炎、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等症,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曾利用此穴进行堕胎,因此孕妇不宜进行此处按摩。

具体方法是:

(1)将你的拇指指端按在三阴交穴上,然后逐渐用力深压捻动;

(2) 将你的拇指指腔在三阴交穴轻柔、和缓地揉动。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四、按摩肺经中府穴可治肺病

按摩肺经可改善呼吸不畅、咳嗽、喉燥咽干、流鼻涕、气喘等症状,比如,常按摩肺经上的中府穴可防治咳嗽、 哮端等症。

具体方法是:用双手拇指同时按压胸上方两侧的中府穴,每次至少压5下,每下压3~5秒钟。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五、按摩肾经太溪穴能提高肾功能

太溪穴是肾经的的腧穴,古代又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经常按摩此穴,具有明显提高肾功能的作用。

具体方法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太溪穴,也可以使用按摩棒或光滑的木棒按揉,注意力量要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宜。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六、按摩胆经可减小大肚腩

人的气血在子时(晩上11点至凌晨1点)流注于胆经,此时人体的阳气初生, 如果我们在此时吃食物,所摄取的能量会被化为脂肪,趁着此时血气流注之便, 沿着胆腑一带的经脉堆积、储存,因此很容易形成大肚腩,要想减小你的大肚腩, 可以经常按压胆经上的丰隆穴。

具体方法:左(右)下肢平放在对侧膝关节上,将右(左)手中指指尖放在丰隆穴上,拇指放在对侧,用力掐分钟,每天早、晩坚持做1遍。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七、常敲胃经能减肥

经常吃得太多,就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脂肪堆积、 这是导致肥胖的机制,每天敲胃经,能让身上的赘肉消失,而且体重也不会反弹。

具体方法:循经开始,从锁骨下,顺两乳,过腹部,到两腿正面, 一直敲到脚踝,敲打胃经时要稍稍用力, 一定要敲到小腿胫骨外侧到第二个脚趾间连线的这条经脉,从足三里穴位开始,有疼痛感的地方就是穴位,就要重点敲;脚背最高的地方也要敲。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八、按摩小肠经可治肩臂疼痛

肩臂疼痛是小肠经所表现的症状之一,如果我们稍微用力地按揉手臂外侧的小肠经络,就可改善这种不舒服的症状。

按摩小肠经时先要找到它的循经路线,小肠经从小指外侧向上走,沿着手臂外侧的后缘,到肩关节以后向脊柱方向走一段,然后向前沿着颈部向上走,到颧骨,再到耳朵,按摩时循经而上就可以了。

九、按摩大肠经合谷穴可治牙痛

中医四总穴歌诀有“面口合谷收”之歌,因此,按摩大肠经上的合谷穴能治疗牙疼、牙龈炎、舌炎、腮腺炎等,比如,牙疼时,按压合谷穴5分钟后, 疼痛会減轻;如果有牙龈易,并且持续时间较长,反复发作,经常按压合谷穴能起到一定疗效。

按压合谷穴时注意用对侧手的拇指和食指指腹用力按压,直到产生酸胀感为宜,每天按压2次即可。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十、按摩膀胱经天柱穴可防治后脑痛

天柱穴是位于血管和神经通路关卡的穴位,经常按摩膀胱经上的天柱穴可有效消除后脑痛。

具体方法:将双手拇指放在天柱穴上,其他4指自然托住头部;拇指用力斜向上按压5秒钟,力度以感觉舒服为宜。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十一、按摩三焦经阳池穴可缓解手脚发冷

按摩三焦经上的阳池穴可以治疗手脚发冷症,经常按摩此穴,可畅通血液循环,平衡激素分泌,使身体温暖如春,进而消除手脚发冷症。

按摩时,最好是两手一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只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来做,按摩时间要长,力度要缓。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十二、按摩心包经膻中穴宽胸里气

膻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正中,为八会穴之一,为气之所会,宗气之所聚处,是人体穴位当中的理气要穴,具有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宣肺化痰、通阳化浊、开郁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胸痹心痛、咳嗽、气喘等症状。膻中穴是心包经的募穴,心包为心之外卫,心主神明,所以刺激膻中穴还具有安神定惊、清心除烦的作用,用于治疗心悸、心烦等病症。

按摩取穴时,可取仰卧位或端坐位,用中指的指腹点揉穴位,可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点揉的力度要适中,手法均匀、柔和,不要过度用力。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点揉3-5分钟即可。

图源网络,侵权删除

老中医提醒

人体心脏的外面还有一个心包,心包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代心受邪,它可以保护心脏,使心脏不受外邪侵入,若有外邪侵入,心包会首当其神地来掩护, 一旦心脏有病,就会表现在心包上,因此,要照顾好心包,平时就要多按摩心包经,按摩时先找准中神、 劳宫、大陵、内关、间使、郄门、曲泽、天泉、天池等穴位,然后每个穴位每天按压2~3分钟即可。